远道而来的15家国际知名画廊今年首度进入第四届文博会,经法国当代现代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Paris,简称“艺术巴黎”)组织筹措,15家画廊为文博会精挑细选了上乘画作。昨天“艺术巴黎”召集画廊参展的负责人大卫·马第尼斯(David Martinez)通过电子邮件接受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专访,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深圳之行和文博会的热切期盼。<p>“艺术巴黎”是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当代艺术展览之一,每年4月在巴黎大皇宫举办。“艺术巴黎”于1999年举办第一届展会,到今年4月已是第十届。今年“艺术巴黎”将以展中展的形式出现在文博会7号馆港澳台及国际文化馆内。大卫·马第尼斯一直负责为“艺术巴黎”召集各国知名画廊,第十届“艺术巴黎”参展画廊超过110家。<p>文博会将成为“艺术巴黎”亲密伙伴<p>大卫·马第尼斯此前从未到过深圳,5月将是他首次深圳之旅。在他心目中,相对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深圳是座年轻城市。他说:“据我所知,深圳是中国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在中国文化产业领域亦扮演着先锋者角色,例如,她已在中国率先建设了现当代艺术馆。我非常高兴地期待能马上一睹深圳的风采。”<p>对于文博会,大卫·马第尼斯早已获取了丰富信息,“我知道这是全亚洲最重要、最盛大的文化展会,它不仅汇聚了中国的创意文化,还网罗了全世界的文化产业。今年‘艺术巴黎’有幸到深圳成为这次盛会的组成部分,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p>大卫·马第尼斯在阐述参加文博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时表示,基于商业角度出发,参展文化展会充当文化交流使者,“艺术巴黎”首先必须询问三个问题:哪里?和谁?为什么?文博会很好地回答了前两个问题,文博会毫无疑问将成为“艺术巴黎”亲密的合作伙伴,而且文博会所辐射的区域艺术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第三个问题,所有参展画廊将在第四届文博会之后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他们在展会上的收获,既包括展会实际交易额,也包括他们推进文化交流的表现,宣传中国以外的艺术家的成效,以及在亚洲这个世界主要艺术区域发掘艺术创作的成果。<p>盯紧中国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代艺术家
在谈到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感受时,大卫·马第尼斯表示,中国的艺术市场状况很难一言以蔽之。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艺术种类题材多元而广博。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质量上乘,不过似乎收藏家们更看重饱含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的作品,反而忽略作品本身应有的艺术价值。当然真正喜爱中国艺术的收藏家们能够慧眼识珠,善于从纷杂的艺术收藏热潮中发掘佳作。<p>大卫·马第尼斯说:“我认为现在画廊和收藏家们最应该做的是放眼未来,盯紧中国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代艺术家们,并向大众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即中国不只有波普艺术和批判艺术两种艺术形式。”<p>当被问及“艺术巴黎”带到文博会的作品价格时,大卫·马第尼斯卖了个关子。他不想对外透露作品的价格,因为对于艺术品来说,价格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他说:“收藏家出钱购买一幅作品不会凭借其拍卖价格,而是基于自己对作品的喜爱程度。我们带来了一些中国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跟西方作品无需做比较,正如中国艺术市场自有其成功之道。我十分确信中国收藏家有实力消费我们带来的艺术品,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加入到艺术品收藏的阶层中。”<p>画廊在西方艺术市场中地位不可或缺
法国的画廊产业在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大卫·马第尼斯认为画廊在西方艺术市场中地位不可或缺,其作用不仅仅是为艺术家做中介推广、为拍卖行推选拍品或为收藏机构发掘藏品。作为艺术市场的关键环节,画廊寻找、探索和收集散落的艺术品。画廊比任何其他一种艺术品销售模式承担着更多的教育和宣传责任。在文化市场中,画廊扮演着三种责任身份:创造、传播和收购。没有画廊所创造的链条基础,西方艺术市场就难以存在,创意概念也难以延续。<p>“艺术巴黎”曾帮助许多年轻画家获得在国际艺术市场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中国许多年轻艺术家也渴望能被国际收藏家认可。大卫·马第尼斯承认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不太容易被收藏者接受。但通过两国文化交流,中国和法国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友好伙伴关系,依赖“艺术巴黎”、文博会、收藏家、画廊、中国艺术爱好者多方共同努力,欧洲人将不断领悟中国艺术的价值并欣赏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