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这些文物躺在家里睡大觉,还不如把它们捐出去,让大多数人受益。”基于这种想法,酷爱收藏的南阳市民吴金榜捐出了上万件文物,建了两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博物馆,他本人也因此被聘为教授。<p>●吴家是个文物世界<p>74岁的吴金榜家住南阳师范学院家属区,被当地收藏界誉为“南阳收藏第一人”。吴金榜什么都收藏,书籍字画、钱币邮票、瓷器玉器、青铜器……他是南阳收藏时间最早、年龄最大的收藏家。<p>走进吴金榜家,仿佛进入了一个文物世界。120平方米的房间里,到处都摆放着瓶瓶罐罐,那是吴金榜收藏的各朝代的瓷器和陶器。<p>客厅和卧室内,20多个书柜摞得比人还高,吴金榜从一个县级档案局淘来了这些柜子,里面存放着2万多册藏书。<p>客厅地板上放着几口“大缸”,窗台上放着精美的铜烟袋和造型奇特的石头,就连阳台上都堆放着独轮车、织布机等民间木雕文物。“在家里转个身都得小心,说不定就撞翻了一件文物!”吴金榜开玩笑说。<p>●个人捐建两座博物馆
吴金榜怎么会成为教授呢?这缘于他捐建的两座博物馆。<p>2003年5月,吴金榜与南阳师范学院达成协议,决定捐出自己收藏的文物在该校建立两座博物馆。双方商定,博物馆所需文物由吴金榜提供,并负责布置展馆,建成后由南阳师院派专人管理。<p>两座博物馆位于南阳师院汉文化研究中心的一楼,各占房三间,分别是历代货币展馆和汉代文物展馆,总冠名为“金榜文物馆”。文物所有权归学校所有,学校聘请吴金榜为汉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提供住房一套,并象征性地给予一些经济补偿。“学校当初给我的钱,还比不上一件重要藏品的市场价。”吴金榜说。<p>一位历史学家在参观之后表示,金榜钱币博物馆内有关内乡县自治时期发行的货币、金榜汉文化博物馆内“连环画式”的浮雕墓门,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收藏界的空白,学术上的意义不容小觑。<p>●搬家时动用三辆大货车<p>吴金榜原是唐河县的一名乡镇干部,从20多岁起迷上了收藏。他最初的藏品大多来自民间,常常在工作之余泡在当地的废品收购站里,一发现有用的东西就出钱买下来。<p>为了收集文物,吴金榜不仅花光了自己的工资,还把为杂志社撰写论文所得的稿费投入到了这上面。日积月累,他竟然收藏了数万件文物。这些文物,只有小部分经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大部分则束之高阁,无缘与外人相见。<p>1998年,吴金榜从唐河搬家到南阳。为运送这些藏品,吴金榜不得不雇了3辆加长的东风货车。<p>●还想捐建更多博物馆
“花那么多钱收集来的藏品,白白地捐了出去,他怎么回舍得?”<p>吴金榜表示,一般的收藏家都习惯于把藏品藏于家中秘不示人,然后等待升值后出售,他不倒卖藏品,文物长时间放在家里,安全和存放都是问题,“应该办成展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p>除了在南阳师院建了两座专题博物馆之外,2007年,他又向南阳理工学院捐赠了一批医学文物,着手建立“张仲景医史博物馆”。<p>目前,他正在整理第二批医学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