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像一股和煦的春风,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传遍了神州大地,为中国老百姓带来了春天的温暖气息。根据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p>作为北京地区首家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于3月1日起,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的展览内容,包括军事博物馆的全部基本陈列。<p>1个月以来,面对拆掉门票这道“门槛”的现实,军博如何应对观众大幅增加等新情况、新问题?近日,记者走进军博寻求答案。<p>“我们有应对参观人数激增的丰富经验和自信”<p>3月27日的北京,依旧是春寒料峭。下午4时,记者来到军博。此时离闭馆还有1个小时,但是门口的门票领取处仍然有不少观众在等待领票进馆。当天,来军博参观的人数近万。<p>据统计,3月1日免费开放当天,来军博参观的观众达1.2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日接待量的6倍多。3月2日适逢星期日,观众更是达到了2.4万余人。到4月1日的1个月时间里,军博共接待观众近40万人,平均每天达1.3万多人,观众中家庭团体、低收入群体游客明显增多。而在免费之前,平均每天接待的观众只有1250人左右。<p>军事博物馆新闻组成员高玉林告诉记者:“免费之后,参观人数会迅速增长,这是我们早就预料到的事情。虽然馆员的工作量要加大,但相对前者,我们更希望看到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大大增强。”<p>在高玉林看来,军博之所以敢于“走在前头”,率先免费开放,不仅是为了发挥军队的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军博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建军80周年两次大型展览,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次展览也是免费开放的,日平均参观人数是6-8万。当时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大压力,但是在全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次展览都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当时,军博所取得的这种出人意料的成功,就被一些专家称为“军博现象”,许多地方博物馆馆长也在去年年底相约到军博来“取经”。<p>虽有十足的信心迎接免费后的挑战,但军博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做到周密部署,慎之又慎。为了让观众拥有一个安全的参观旅程,军博在分析展厅面积、黄金周及高峰期的客流量后,综合测算出每天3万人的最高接待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数字既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也可保证观众安全和文物安全。据此,军博决定,每日免费发放门票3万张,并根据实时观众流量,分时段发放门票,保证馆内人数不超过1万人。除此之外,军博还增加了200名保安,由保卫处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在门前设置U字形围栏,限制一定时间内的观众流量;拓宽安全通道,馆内密集区实行临时人员分流,在人多时还会对一些文物临时限制接近。广场上的登舰参观作为“参与项目”,保留了原有的5元收费。而以往的周一闭馆制度,也在三月份取消。<p>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对解决“爆棚”问题十分有效。记者眼前的军博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熙熙攘攘、拥挤不堪,虽然有不少观众正在门外等候进场,但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展馆内,观众们仔细地端详一件件展品,气氛十分安静和谐。<p>“博物馆没有选择参观者的权力,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p>起初,一些专家对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提出了担忧。他们认为:博物馆收取门票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拒绝一些闲杂人员,保证大多数参观者走进博物馆接受知识,欣赏文物。而没有了收费的限制,势必会导致参观人员成分复杂化,发生一些不文明现象。<p>春节期间,某省级博物院免费开放,这本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应急措施不到位、观众素质不高等问题,博物院铁门被挤坏,一些展品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p>在军博的兵器馆内,记者也看到类似的一些情景:高大威严的火炮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抬起腿就想往上骑;一位走累了的妇女脱了鞋,坐在椅子上休息……但令人欣慰的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不文明现象,立即就会有工作人员上前礼貌地劝阻。 [1] [2] 下一页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