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件文物见证历史 5文物独具特色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9-02-20
在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即将与公众见面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5件文物独具特色。 地堡。在步入纪念馆展馆的序厅时,根据历史资料复原的日军轰塌城墙的场景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入那段灾难的岁月。而在“城墙”的下方,陈列的便是纪念馆最大、最重的文物,它是当年中国守军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修建的地堡。这座由南京江宁运到纪念馆的地堡为混凝土结构,高约3.6米,宽约2.6米,墙厚约0.5米,设有3个枪眼,重达32吨,它是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见证。 “轰炸”雕塑。今年12月4日,已故雕塑家、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人滑田友的家人向纪念馆捐赠了滑田友的雕塑“轰炸”。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留学法国的滑田友怀着满腔悲愤和痛苦创作了雕塑作品“轰炸”石膏稿。“轰炸”描写了母子三人躲避日本战机轰炸时的情景,生动地反映出一个伟大的中国贫苦母亲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们的勇气与坚毅,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苦难,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用来装高锰酸钾的小瓶。在纪念馆展馆的主题展览“日军在南京奸淫”部分,摆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瓶。这个小瓶为我国第一个公开慰安妇身份、今年4月不幸去世的雷桂英老人生前所赠。这个装高锰酸钾的小瓶是侵华日军让慰安妇使用消毒剂用的。看到它,人们便会想到不幸的雷桂英老人,想到那些被泯灭人性的日军虐待的慰安妇。 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和胶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圣公会约翰·马吉牧师曾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在南京现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原始素材带,这也是当年留下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影音资料。2002年10月,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将他父亲当年所用的摄影机、4盒胶卷等文物捐赠给了纪念馆。看到这件文物,人们会想到当年那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中国难民的外籍人士。正是他们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许多中国人免受日军屠杀。 日本为儿童制作的游戏“南京沦陷棋盘”。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长达一个多月时间内,他们开始了对南京人民的血腥屠杀。而在日本国内,他们大肆庆祝“胜利”,甚至还为儿童制作了游戏“南京沦陷棋盘”。这个由日本名古屋僧人大东仁捐赠的棋盘,刻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些中国城市的名字,游戏者可用小旗插在这些地名上,意为“攻占”。这一军国主义教育工具,使人们认识到那场罪恶战争的思想根源,令人警醒。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和原展馆的100多件文物相比,新展馆中展示的文物数量大大增加,将达到3000多件。这些文物是他们从馆藏的1万多件文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它们是日军屠城罪行的有力证据。 经过两年紧张扩建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于今年的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竣工、开放。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