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低俗作秀?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9-02-20
艾莉森·杰克森是一名独特的摄影师,她常常请来与名人面貌相似的普通人,让他们在镜头前做出种种搞笑动作。这些别具意味的照片发表后,每每引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议。最近,这位女摄影师出版了新的作品集,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好莱坞明星、体育界名人等都未能幸免,成为被“恶搞”的对象。 恶搞名人照 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有那么一瞬间,你可能会认为这就是每个狗仔队摄影师梦寐以求的镜头: 美国总统布什聚精会神地玩魔方;希尔顿酒店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在监狱里洗澡;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与妻子凯蒂·赫尔姆斯给出生不久的女儿苏瑞看科学教派的儿童读物;大卫·贝克汉姆试用妻子“辣妹”维多利亚的皮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坐在马桶上…… 如果说,这些照片不可思议的程度超出了你的想象,那是因为它们确实不是真的。 这些都是杰克森创意的“名人仿真照”。杰克森新近出版的摄影作品集《绝密》,再一次扩大了恶搞对象的范围:“前英国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被灌肠,曾爆出猥亵儿童丑闻的“迈克尔·杰克森”与一位脸上被口红涂花的孩子玩耍。 《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凯茜·布鲁易斯评论说,杰克森擅长把握时机,适时地“把捕风捉影的传言变成现实”,展现在大众眼前。比如,今年6月份,希尔顿酒店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因违规驾车入狱,当其他摄影师堵在她所服刑的女子监狱外苦苦守候时,杰克森拍摄了“帕里斯·希尔顿”在狱中生活的照片,当然只是出自她的假想。 此外,《绝密》里还有一张“凯蒂·赫尔姆斯”生产的照片,“汤姆·克鲁斯”陪伴在一旁。杰克森说,拍摄这张照片的原因是,有传言说科学教信徒汤姆·克鲁斯要求妻子按教规“安静分娩”,不许在分娩时发出声音。 “这可是个大新闻,”杰克森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栏目“20/20”采访时说,“每张报纸、每本杂志的头条都会登出这条消息。凯蒂究竟会怎样‘安静分娩’呢?于是我描画出了这一场景。” 引发争议 杰克森的名人恶搞照发表后每每引起强烈反响,让名人和大众或爱或恨。杰克森声称自己是在探索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灰色地带,然而批评家们认为她追求的是“廉价的笑声”,有些照片甚至越过了底线,“一点也不可笑”。 《绝密》出版后,里面颇具冲击力的图片再次引发了强烈的争议。评论家吉尔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抨击说,杰克森的照片“令人愉快却恶毒得可怕”。 实际上,早在多年前,杰克森就因为拍摄戴安娜王妃的恶搞照片而名声大噪,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1999年,杰克森发表了一张“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德”抱着婴儿玩耍的图片,此时距真正的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去世已有两年。 照片登出后,英国王室迅速做出反应。已故王室顾问布莱克爵士把照片斥为“粗俗,没有品位”。王室历史学家休·维克斯更是对此嗤之以鼻:“照片令人可鄙,只会让人联想到摄影师只是企图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2000年,杰克森又拍摄了一组“戴安娜”做出种种性感动作的照片,被一些报纸斥之为“病态”。许多人指责杰克森是一个“道德品质可疑”的作秀者。 不过,不管杰克森是否有“企图”,就“吸引公众注意力”这一点,她已经做到了。照片引起的争议反而帮助杰克森取得了商业成功。截至9月,她上一部作品《隐私》已经销售了近5万份。而摄影作品集《绝密》9月份问世以来也引起了热烈反响,甚至有制作方打算为杰克森本人制作一档电视节目。 艺术探索? 面对类似“低俗”、“作秀”、“哗众取宠”等指责,杰克森辩解说,她本意并不是追求图片的轰动效应。作为艺术家,她只是在做一种独特的探索。 “我没有(在图片中)表达出我的态度,也不想这么做,”杰克森说,“如果人们(看到图片)震惊了,那么他们只是被自己的想法所震惊。” 她说:“我试图唤醒人们思考有关摄影与名人的话题。我不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想展现给观众观点。我希望我的图片发人深省,引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我对轰动效应没有兴趣。” 针对有人指责她的作品“粗鲁无礼”,杰克森回答尖锐。她说,她的作品“无礼”,是因为整个社会存在一种不良的心态,喜好窥探他人的隐私,“类似于窥阴癖”,“当公众越来越粗鲁的时候,我只能比他们更无礼”。 杰克森认为,公众对名人的窥探是一种心理需求:“我们总是觉得对名人的私生活了解得还不够多,觉得他们是我们的。我们需要名人。” 她举例说,英国现任首相戈登·布朗“令人失望”,就因为“他还不算一个名人”;“布莱尔卸任后,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我们仍然在等待他(布朗)的个性被公之于众”。 有人认为,杰克森的恶搞图片侵犯到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比如某张照片显示“英国著名歌手埃尔顿·约翰”正在给背部上蜡脱毛。不过,杰克森并不承认。她说,自己只是在描绘公众自以为是的认知:“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的想像,而不是粗糙的现实,因为现实令人非常失望!” 杰克森说,她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公众看待名人的方式存在问题。她希望她的作品能引起人们思考,然而事实令她失望。很多人只是以逗乐的心态看待这些照片,并没有达到她所希望的效果。她说:“我希望人们想到其它层面的东西——你为什么会相信这样一张照片,为什么会被它迷惑,认为它有可能是真的。” 成就与尴尬 杰克森自己深信,拍摄名人恶搞照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探索。而在这条漫长的探索道路上,她曾获得成就感,也遭遇过尴尬时刻。 早在杰克森就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系时,她就对公众与名人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并用她那独特的方式来观察公众对戴安娜王妃之死的反应。 “人们悲恸她(戴安娜)的离去,比自己家人死去还要伤心,”杰克森说,“在我看来,戴安娜就是一件产品,是摄影和媒体意象创作出来的产物。人们以为,他们熟悉戴安娜,因为他们通过意象了解了她。于是我想,如果我找到一个与她相貌相似的人,人们难道真的会在乎她的真假吗?” 杰克森曾经带着一位酷似戴安娜的摄影模特参加了一个聚会。她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有个女孩哭了,她说:‘我知道那不是真的戴安娜王妃,但是我就是会这么去想。’人们对名人的假想和对真人的认识之间存在区别。有时候是不是真的名人并不重要,因为意象在起作用。” 杰克森说,即使是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接受过“假想的自己”。杰克森曾经拍摄过一部恶搞布莱尔的纪录片,名为《托尼·布莱尔:摇滚明星》,描述“布莱尔”青少年时代在摇滚乐队的日子。杰克森说,片子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后,布莱尔开始用片子里的说法描述自己,比如他“曾把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作为个人偶像,曾经用黄油给头发定型”等。 “布莱尔后来接受了采访,用电影中的经典片段描述自己,”杰克森说,“他说,这就象真实的自己。” 杰克森从未因为拍摄恶搞照片被起诉过,不过,她说自己也曾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形。比如,在寻找与名人面貌相似的摄影模特时,她曾两次错把名人本人当成普通人。 “有一次我在意大利卡普里看到了尼古拉斯·凯奇,我走上前去对他说:‘你和尼古拉斯·凯奇真像。’他一开始粗鲁地把我轰开。后来他走过来向我道歉,我才意识到,这是他本人。” 杰克森说,同样的尴尬事还发生在詹姆斯·海威特身上。海威特是戴安娜王妃的前男友。也许,接二连三的误会反而让杰克森对自己的观点更坚信不疑。“我试图唤起人们去思考我们社会的窥探欲,思考为什么我们把名人偶像化,就像我们对待宗教人物一样”。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