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画家“画”出一条古水街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8-12-10
一幅全面展现晚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上旧事气氛的徒手稿——《大运河·银湖墅河上徒稿》,及根据该徒手稿营建的古水街雏形,近日展现于杭州拱墅胜利河上。 这是一幅长30米、宽0.7米的中国画写意长卷徒手稿(彩色正稿为长80米、宽1.5米),将杭州城晚清时期二十里银湖墅河上的米市、菜市、鱼市、庙会、灯会演绎得活灵活现。 《清明上河图》的姐妹篇 作者朱仁民是舟山画家,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外孙,四岁开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国家最高级别画展的获奖作品。朱仁民是国内水墨长卷创作的行里高手,早在1978年国内还是一片“农业学大寨”高潮之中,朱仁民在普陀租用了游泳池开始创作300米×3米的现代大海水墨巨作。 朱仁民对中华大运河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潜心研究运河历史并开始收集创作资料、研究创作风格,对《清明上河图》等有关运河的历史手卷都进行了细致的阅读。朱仁民从今年初下笔创作《大运河·银湖墅河上徒稿》,正逢杭州运河综保工程和运河的申遗工作全面展开。他以深厚的生活阅历和经历,以娴熟的水墨人物画功夫将成千上万的人物、建筑、桥梁、舟楫经营于30米的皮纸上,徒手无稿,落笔不悔,无任何挖补一气呵成。画面中成千上万的农工商贾、棉纱剪伞、市井百态、乡俗邻俚,疏可行马密不通风。在作者娴熟的笔墨之下,将中华大运河的一段历史表述得淋漓尽致。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最为丰富和精彩的绘画作品之一,称得上是《清明上河图》的姐妹篇。 他在该徒手稿自序中描述所绘晚清期的运河:“井屋鳞次、绵亘不断、纲运粮饷、漕船浩荡、粮仓山立、米市繁忙;舟楫辐辏、物盛所众、半天下之鱼虾皆集于此;鱼歌晚唱、瓦子杂剧、茶楼烟馆、曲艺百戏、灯会庙会、龙舟盛事、终年不衰,一条嘈嘈戚戚古水街,百年万万千千错综事。” 画出来,就要把它造出来 有趣的是朱仁民的大型绘画创作从来与大地营造工程相联系,他总能将架上的水墨作品变成现实的建筑景观作品。用他的话说:画出来的,就要把它造出来。画要国际一流的,造也要国际一流的,这个时代需要大国文化作品,需要让民众能直接享用的作品。朱仁民独资购买创作普陀莲花岛禅宗艺术公园,西部宁夏沙地上的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菱湖国际艺术家村都是用这一手法得以实现。 当朱仁民将大运河的长卷构想提交政府时得到了杭州市政府特别是市委书记的赞同。“一条嘈嘈戚戚的古水街,百年万万千千的错综事”目前已在杭州拱墅胜利河展现出它的雏形。水墨长卷古水街和建筑规划古水街同时出现在杭州拱墅,朱仁民希望“给城市一个记忆,给子孙一笔财富,给运河申遗一个佐鉴。”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