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8-11-17
吴昌硕(1844-1927)的《西泠印社记》可谓有名,略微了解西泠印社的人,或者是知道一点吴昌硕艺术的人,甚至是一般游过西泠印社、爬过孤山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篇大文的。本人亦曾于25年前登孤山时,在吴昌硕的《西泠印社记》碑刻前照相留念,更不止一次临摹过这个碑拓。可以说,吴昌硕与《西泠印社记》是个复合体,吴昌硕因《西泠印社记》而增添文采,《西泠印社记》亦因出自吴昌硕之手而闻名世界。各类单行本,中日朝以及港澳台地区出版难以计数! 在读到吴昌硕致沈石友的信札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这篇名作会是代作!又有谁能思得到?去年,日本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托我的好友高木圣雨先生转来一叠计188页吴昌硕致沈石友的信札,令我作释文。在翻读信札时,发现其中有两通提及求作西泠印社记事宜,兹录于下: “石友先生鉴:得示知老嫂喜拙画,特写一纸奉上,乞转交(若云送润断断不受,弟将何以谢兄耶!)仅录心经,以无佳诗可写。兴到时乞代吟之,或跋语亦可。昨书中求代西泠印社记,收到否?拙诗二首请削定。即颂道安。缶弟顿首” “石友先生鉴:昨接手书收到。拙诗草稿二纸未肯痛改,故存之。兹有恳者,西泠印社索缶作序,缶未能从事。然缶为社长又不能不作,只有恳大手笔为之。附去鲁澄伯序及社中条例,乞鉴之。缶弟顿首” 各位读者读完这两通信札后,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到震惊吧! 信中提到的“鲁澄伯”即鲁坚,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于1912年冬(壬子)撰写有一篇《西泠印社记》。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但正式开社是1912年的9月,次年(1913年)召开成立大会,确定了社名,通过了社约即条例,推吴昌硕为社长。因西泠印社索吴昌硕撰写印社记,为履行社长之职,乃委托好友沈石友代撰。吴昌硕的这篇《西泠印社记》成于甲寅(1904年)5月,从时间上看,与信札内容也完全吻合。由此基本可以确定,这篇著名的文章,应出于沈石友之手。 经查,《西泠印社记》先后共八篇,最早是1906年日本篆刻家、吴昌硕的东瀛弟子河井荃庐所撰,之后是鲁坚、胡宗成(1913年癸丑九秋撰)、吴昌硕、张景星(1914年甲寅立夏撰),此五篇是早年的社记。1958年徐映璞、1983年林乾良、1988年沙孟海又撰有社记。这其中吴昌硕的《西泠印社记》为最著名,也是公认的最具文采的一篇。现在我相信,吴昌硕背后的这位沈石友是位才气出众的高人! 沈石友,即沈如瑾(1857-1917),字公周,号石友、梦衡,别署钝居士。江苏常熟诸生。工诗词,富藏砚,有《石友砚谱》行世。善书画,蒲华、吴昌硕时与合作,常为吴昌硕代作诗文。著有《鸣坚白斋诗集》、《石友诗集》等。去世后,其哲嗣将其一生所集历代名砚158方编辑出版,名为《沈氏砚林》。 吴昌硕与沈石友的往来信件,大多传往日本,除此188开信札外,还有青山杉雨先生旧藏后捐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五卷信札,另有青山先生藏的明信片30封,以及他人所藏的明信片若干。 (摘自《书法报》2008年10月29日邹涛/文) 链接: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钝丁至赵悲盦数十余人。流风余均,被于来叶,言印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盦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所,名曰西泠印社。社地与梅屿柏堂近,风景幽绝。集资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堂舍花木,位置点缀,咸得其宜。于是丁君辅之、王君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者日益众。于甲寅九月开社,份份秩秩,觞咏流连,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见于六国,着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印之别。刓玉笵金,间以犀角象齿。逮元时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钝丁诸人尤为浙派领袖。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由来矣。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玺汉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概。尝观古人之印,用以昭信,故曰印信。上而诏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不重之。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为像。印之与书画固相辅而行者也。书画既有社,印社之设,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