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门画廊看中国画廊业30年之变
作者: 来源:文化传播网 日期:2008-11-01
10月25日,僻处北京798艺术区一隅的红门画廊为即将推出的藏族风情展举办了预展酒会,一时间游客盈门,嘉宾云集,将有限的室内空间挤得转身为难。 这样的一幕,每个双休日都会在798上演,不过是将酒会和展览从这家画廊搬到那家而已。 今天的红门画廊已经在众多画廊裹挟中变得有点“泯然众人”,但在17年前,这家画廊在中国还是“千顷地里的一根独苗”。1991年,在北京生活了5年的澳大利亚人布朗·华莱士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当代意义的画廊,签约代理年轻画家的作品。 布朗·华莱士称,他本人都没想到,1991年的一次个人创业,竟然开启了中国当代画廊业的历史。 画廊显露雏形 虽然在1978年以前,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专门经营字画(以近现代中国画家的作品为主)、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文物商店,但这个行业主要是为外宾服务的,承担着为国家弘扬文化与赚取外汇的使命。此外,也就是一些文化街,如北京的琉璃厂、潘家园等,其中还有几家商店如荣宝斋、仿古斋等,还在经营字画。直到画廊出现,有意购买艺术品的人们才有了第三种选择。 [1] [2] 下一页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