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日期:2008-07-25
7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了“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仪式。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按动水晶球,开通了“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也标志着中国首个少数民族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 周和平首先向数字博物馆的开通表示祝贺。他说,震惊世界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羌族聚居区带来了几近毁灭的灾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灾区内羌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文明造成了巨大破坏。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区各社会全力支持,紧急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其中也包括文化重建。温家宝总理在赴北川指导抗震救灾时明确提出:“我们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开通,就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抢救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周和平说,地震后不久,文化部立即启动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规划和确定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拨专款抢救资料,提供相关活动经费,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活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抢救等多角度进行灾后抢救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召开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恢复重建专家座谈会,商讨地震灾区特别是羌族文化抢救方案。周和平对“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给予很高评价,他希望今后不断丰富、完善网站,建立友情链接,与各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们能够从网络上了解羌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更加关注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恢复重建。同时,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和方法,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开展。 据介绍,“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的动态网上展示平台,设有“羌族概览”、“美好家园”、“文化风物”、“羌之印象”、“遗产保护”、“抢救重建”、“学术研究”、“新闻动态”等栏目,以不同的专题展现古老羌族悠久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及当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大量资料、图片、影像的记录,以及汇集与羌族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专题报道、新闻信息等,既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基础,又具有很强的可观赏性。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