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上海双年展中的城市脸孔
上海双年展中的城市脸孔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日期:2009-02-22
  “上海就是泥土,双年展是上面的一棵树。”  9月7日,上海美术馆。  这个上海曾经的跑马场周围的柱子上挂满了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的海报。粉红色背景上的“东方明珠”十分显眼,海报上印刷着这次大展的主题——“快城快客”。9月的上海,双年展、以年轻人为主的“虚城记”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还有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的气氛在这座城市中蔓延。  城市与过客  上海美术馆的门口停放着一列锈迹斑斑的蒸汽机车,车身上印刷着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是艺术家井士剑的作品,这个古老的机车回顾了一段城市、乡村与国人迁徙的独特历史。“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快城快客,探讨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现在所探讨的移民等等都是进城,而我的这个作品是回忆当年出城的记忆。”井士剑说。  列车的对面站着几匹马——这个气势恢弘的美术馆曾经是上海著名的跑马场;旁边的花圃里被艺术家种上了水稻,郁郁葱葱的绿——在跑马场之前,这里曾是一片稻田。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追溯就这样开始了。  走进展厅,时间往后推移,这座城市的摩登与现代被呈现在画布上,农民工如潮水般被纪录片留在屏幕上……这个城市迅速扩张,原住民、移民与过客交替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我们就是要探讨这个城市和人的关系。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但是快城快客这个名字是很长时间才想出来的。”这届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张晴说。  这次的上海双年展分为三个部分:“梦想广场”“迁徙家园”和“移居年代”。来自21个国家的59位艺术家以上海这座中国的超大城市为点,用绘画、装置、雕塑探讨外乡与城市,过客与主人等等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有的艺术家画自己祖母用过的手提箱以追溯当年上海的繁华,有的以自己当年初到上海时睡过的第一张床描摹对于这座大都市的向往与恐惧。这些都从这个城市生长出来,然后被艺术家装进了上海双年展的主题。  “我们现在所说的上海已经不是原先那老城里的两平方公里,而是在城外又造出来的一个摩登新上海。”张晴说。  上海从1843年开埠时城里的2平方公里到规划中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大都市圈,从19世纪的20万人口到如今2000万人口的迅速扩张。  第七届的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展览已轻车熟路,当地政府的支持姿态以及国外银行的赞助也使得上海双年展开始接近国际水准。 [1] [2] 下一页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