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气高涨,但炎黄艺术馆国内独有的企业托管方式,依然面临业界的诸多疑问。
一年只办4个展览</STRONG>
1991年,国内第一家民营美术馆——炎黄艺术馆诞生。为了筹建这家艺术馆,画家黄胄和众多海内外艺术家们纷纷捐出了自己珍贵的藏品。黄胄还带着夫人赴香港向李嘉诚、邵逸夫等企业家、慈善家“化缘”。但在随后漫长的经营过程中,艺术馆屡屡遇到资金的难题。民生银行与炎黄艺术馆“联姻”的牵线人、策展人伍劲说:“黄胄的夫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子女也并不适合做管理,而我碰巧得知,民生对投资、经营艺术馆很有兴趣。”于是,双方展开了密切接触。
2007年12月,中国民生银行与炎黄艺术馆签订了全面委托管理协议,炎黄艺术馆也成为国内首家以金融机构为背景的民营艺术馆。在10年托管期内,民生银行将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以保证艺术馆的正常运营。随后,经历了不到1年的装修改造后,炎黄艺术馆于2008年7月重张。
民生银行承诺,除了一直对观众实行免费开放外,也不打算靠展览数量取胜。炎黄艺术馆现任馆长何炬星,同时也是民生银行品牌战略部总经理,他说:“100个展览有100个展览的收益,但我们不会考虑收益,炎黄艺术馆一年只办4个展览。”何炬星认为,资金上有保障,展览的门槛自然就高了。“我们不会为了收钱,标准不够的也可以办展。如果降低门槛,艺术馆的品位也就做坏了。”
据悉,徐悲鸿艺术大展4月10日落幕后,炎黄艺术馆今年将延续的展览包括林风眠、颜文梁、石鲁等艺术大家的作品展。
暂时没有收藏打算
金融机构托管艺术馆即便在国外也很少见,因此受到各界的关注。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断定,民生银行希望通过经营美术馆实现其企业收藏目的。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民生银行一定是有利可图才介入美术馆领域的。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民生银行副行长洪歧则直截了当地说:“扶贫有经济扶贫,也有文化扶贫。企业有钱了,为什么不能把扶持文化艺术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项?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洪歧介绍,继托管炎黄艺术馆后,民生银行去年年底还作出决定:设立公益捐赠基金,每年将利润的1%拿出来回馈社会。
洪歧说,民生银行希望打造一家有艺术气质的银行。据他介绍,民生银行正在筹建“民生现代美术馆”,并且已经注册,预计今年10月前后开馆,地点在上海市淮海西路。“目前北京的炎黄艺术馆基本定位于研究1980年以前的艺术,民生现代美术馆则定位于研究1980年以来的艺术形态。两个艺术馆都是公益性质的,初期的投入都来自民生银行捐助的公益基金。”
面对民生银行是否以收藏艺术品牟利的疑问,洪歧说,无论是建设民生现代美术馆还是托管炎黄艺术馆,都没有企业收藏行为在里面。“企业收藏暂时还未考虑,未来可能会有打算。”在他看来,眼下的关键在于,艺术公益要有善心去做,而且一定要持之以恒,如果都是有功利的,也很难得到别人承认。“我们不能今天是一副面孔,明天又换成另一副面孔。”
关键是能否持续</STRONG>
尽管此前已有多家企业介入艺术馆投资,但是企业托管艺术馆还是头一次。问题的焦点在于,企业托管艺术馆能否行得通?眼下的人气能否持续?
业内资深人士杨应时说:“有人出钱支持艺术馆是好事,但是同时也很担心一些企业出于商业的考虑,最终导致艺术馆走偏。”他认为,艺术馆的管理不应该是企业式的管理,毕竟画廊和艺术馆是有区别的。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艺术馆的管理和经营是长期的事业,不能只看眼前的轰轰烈烈。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陈履生说:“民生托管炎黄艺术馆,我们不能一时一事看,不能只看到投入多少钱,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装修,不能只看到迎来多少观众,如果不能长久坚持下去,轰轰烈烈也等于零。”在陈履生的印象中,企业介入艺术品投资、艺术馆投资,意气用事的多,深思熟虑的少。“一些企业对民营美术馆投入的资金用完后,往往是关张了事。宋庄美术馆馆长在一次发言中就说:‘一天早上接到投资人的电话,从今天开始不能再给钱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结果他一下子傻了。”
尽管民生托管炎黄艺术馆的未来不是很明晰,但业内人士提醒,让艺术馆保持常态规模有一定难度。一是因为炎黄艺术馆并非处于文化核心区域内,二是因为国内观众还缺乏去美术馆、博物馆观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