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关山月美术馆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改造之后,在新中国6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观众。这是关馆在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这也是一次功能性再造,从“高雅艺术殿堂”转换成为“共享艺术空间”。
休闲的美术馆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此次改造,最大特点就在于,为观众预留了更多的休闲空间。这些分布在美术馆各个区域的休息空间,是关山月美术馆功能性再造——从“高雅艺术殿堂”转换到“共享艺术空间”——的具体呈现。为保持美术馆的“高品位”,展厅仍保留了艺术品的中心位置,而展厅外的众多观众休息区,则是以观众为中心,体现公共休闲空间的气质,突出美术馆休闲、交流的功能。走出展厅,观众在休息区里可以自由交流、休闲,享受以其为中心的各种服务。
1 前厅空间宽敞通透</B>
传统的前厅是一个比广场与展厅都高出不少的仪式空间,主要承担开幕式的功能。由于人为地抬高了空间,因此二楼只能空出天井,以保持足够的仪式空间。而前厅四周摆放的观众座椅,由于空间狭促,无法令人保持轻松心态。
新前厅几乎与展厅和前广场等高,通过两侧升高的楼梯设计形成戏剧舞台效果,构成开幕式的仪式空间。前厅中的服务台、寄存处等全为观众需要而设。而宽敞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休息座椅。在这一个宽敞通透的空间中,观众不但可以在参观之余休息停留,还可以喝点饮料调整一下。如果有朋友要约定在这里见面,也可以坐在宽敞的大厅里安心等待。<BR>2 中厅更多舒适座椅</B>
原来的中厅中间为尖顶透明玻璃结构,室外光线常常干扰作品展示效果,因此常年用黑布蒙实。改造后中间的尖顶被封闭去除,中厅摆放更多的舒适座椅,不但可以供观众小憩,还可让观众以不同的角度揣摩作品。
3 雨天也可轻松逛展
前广场由之前的高阶梯与汽车通道改造而来,风格简洁明快,与现代的玻璃前立面协调。摆放休闲座椅,观众或路人可停留、休息。
二楼休闲广场是由之前带尖顶的雕塑广场改造而来。平整开阔的广场为市民提供了在阳光下自由呼吸的休闲空间。四周开放式的玻璃环廊,在多雨的深圳是必要的雨遮。而通过环廊,观众在雨天也可方便到达美术馆的各个功能区域。
人性化的美术馆
传统的美术馆是神圣的艺术殿堂,而现在的美术馆则更强调人性化的服务,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关山月美术馆在这次改造中增加了不少人性化设施。
1 更加关照特殊人群
旧的关山月美术馆缺乏一些必须的人性化设施,如残障人通道、电梯等。这使得一些特殊人群无法方便进入美术馆。特别是之前的高阶梯设计,让一些特殊观众望而却步。
在新的美术馆里,楼梯口多出了特设的残疾人电梯,新的轮椅通道与直升电梯更贴近观众的多种需要,不但可以满足特殊人群的特定需要,同时也方便一般观众直接到达自己感兴趣的展厅。而透明的观光电梯还兼顾欣赏中心区市容的功能。
2 增设洗手间母婴室
改造前展厅区域只有二楼有洗手间,空间狭窄且没有电梯到达,非常不便。改造后不但将原来二楼的洗手间空间扩大,同时在三楼也辟出两个洗手间方便观众,扩充整个美术馆的洗手间容量,满足免费开放后观众增多的需求。洗手间还设置了残障人设备和母婴室,方便特殊人群的需要。
3 开放交流咨询空间</B>
作为共享的公共空间,需要满足观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此次改造中,关山月美术馆将办公区域的部分空间让给观众,公共报告厅、学术报告厅、公共阅览室等功能空间都位于之前的办公区域。这些空间的开设,可以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艺术咨询、讲座、资料等服务,是艺术欣赏之余的延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