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用雕塑转达艺术家对社会的感知
用雕塑转达艺术家对社会的感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0-27

10月2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月亮河美术馆举办“岸·月亮河首届学院雕塑展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和策展人顾振清先生主持,围绕“学院雕塑的转轨”这一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美术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研讨会结合在10月25日开幕的“岸·月亮河首届学院雕塑展”,以“学院与非学院”为主题,集中讨论了雕塑的身份问题。近十年来,中国雕塑在技术以及材料上较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造型语言和观念也在发生转移。

所谓雕塑的开放,是指雕塑教学和创作,不再拘泥于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以泥土、石膏为主要材料,以西方写实人体形象雕塑为基础的统一模式,而是向一切可能的雕塑艺术资源开放。同时,雕塑的艺术价值着眼点,更多转向于以雕塑来转达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感知与观念的表达。

在此基础上,主持人殷双喜教授主张,今天古典雕塑的概念已经转换,雕塑里面光、电、声,有形、无形,时空、虚空,开阔了雕塑的视野。特别是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的概念,认为雕塑可以塑造整个精神,塑造新人,扩大的雕塑概念使我们的雕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顾振清认为,现在在国内活跃的当代艺术家里面,只有少数摄影艺术家是以影像为起家的。摄影艺术家几乎是自学成才,没有经过学院教育。大部分雕塑家,全部经过学院的训练,甚至是成人学院或者是进修学院的训练,学院风格肯定是每个人身上的印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岛子教授以自己策划的“突围”展为例,认为雕塑需要在空间、材料的方面实现扩张。因为当代性,不再以视觉至上主义作为审美价值观,中国学院雕塑为什么一直在寻求突围,在雕塑大师隋建国身上具有很好的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王明贤所长从雕塑史的一些具体事例出发,认为80年代中国的雕塑还很保守,但到了90年代有了显著变化,身份也由后卫转到前卫。

《今日先锋》主编蒋原伦先生提出观念的雕塑和技术的雕塑两个概念,认为学院走的是以技术传承为线索的路子。中国社科院研究中心建筑与城乡趋势研究所易介中先生以自己的建筑经历为例,对比了雕塑与建筑的异同,认为雕塑也应该像建筑一样,划出自身的界限,凸显本体价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张敢教授则认同易介中的观点,认为学院性就在于学院在每个时代都是规范的最高体现者,制定了一套最完美的规范,并以此规范达到艺术的高层境界,但由于固守一个标准,容易造成僵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陈岸瑛副教授则从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学院与非学院的界限在于“安置”,并将“安置”上升到哲学层面,引发了讨论的热点。

同时,嘉宾们还对雕塑的“在地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此次月亮河美术馆收藏了部分展出的室外雕塑作品并永久放置在月亮河园区内。这些作品主要以巴洛克、写实主义和中国传统造型风格的雕塑作品为主,与园区内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好的呼应,是一个结合雕塑、环境与人文的典型成功案例。本次论坛气氛活跃,嘉宾讨论激烈,将学院风格持续深化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

关键字:雕塑,学术,研讨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