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代书圣于右任卫士长卓敬亭之子卓登捐赠给咸阳市政协的122件于右任书法真迹的去向问题在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么,于右任的书法真迹怎么会到卓登手里,他为什么又要捐给咸阳市政协,这些作品到底去了哪里?
昨天下午,记者在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见到了62岁的卓登先生。卓先生告诉记者,24年前,也就是1986年,他把父亲卓敬亭当年留下来的“一代书圣”于右任的120多幅书法作品捐给了咸阳市政协。
记者:当时你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下,想着把这一百多件作品捐出去的呢?
卓登:那是真品么,那价值连城,放在农民家里像个啥?国家的财富就要叫政府保管,把这个给政府,让政府给咱保管上,弘扬中国文化应当不应当?
于右任,汉族,1879年出生于我省三原县,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为国民党元老之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交通部次长、监察院长等职。于右任先生不仅是民主革命家,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书法艺术大家,他首创的“于右任标准草书”,与王羲之、颜真卿一起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故而又称“当代草圣”、“近代书圣”。在今年5月北京举办的一场于右任书法作品专场拍卖会上,138件书法作品全部成交,平均单价超过30万元,最高一件成交价200多万元。卓登认为,以此类比,他捐的122件于右任书法作品,价值应在四五千万元以上。
卓登说,于先生特别信任他父亲,当年一直被带在身边做卫士长。在跟随于先生的24年里,他父亲共保留于右任先生书法真迹50大件、122小件。这些书法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于先生平时写书法时对有些不满意的作品让他父亲扔掉,但父亲没舍得扔而是保存了起来;另一部分是1944年他父亲告别于右任回老家时,于先生专门赠送的。他父亲生前一再叮嘱要好好保存这些宝贝,以备急用。没想到,当年正在烽火镇工作的卓登无意中将这件事说了出去。
“那天酒喝多了,跟厂里几个人谝闲传呢,一下说出来这个事儿了,这下村里人回来就给这个王市长汇报这个情况了。这回就闲不下了,省上的政协,咸阳市的,当时孙新民是书记,这些领导都知道这事儿了。”
知道卓家有了这些宝贝以后,一方面政府非常重视,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人也开始觊觎这些作品。鉴于这种情况,卓登再三考虑,决定把它捐给咸阳市政协。
卓登:我给了政协以后,经过第二届、第三届,哎,我说这一天整天展出呢么,在这儿展出、那儿展出,咋没叫卓登呢?卓登是捐献人么,为啥给卓登不打招呼呢?我感觉这里面有了问题了,所以说我在第四届、第五届十年间提议案多次,没有一个人给我做答复。
记者在卓登的家中看到了1986年卓登捐赠文物的登记表复印件,登记表上抬头写着“ 卓登同志所捐字画简明登记”,有咸阳市第一任政协主席刘长凯、秘书长路桦、工作人员赵淑娥、恩玉飞及捐赠人卓登的亲笔签名。登记表共4页,每页都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骑缝章,最后一页还盖有“咸阳政协办公室”的印章。
记者:现在等于从86年你把这些作品捐出去以后,到现在你再没见过?
卓登:哎,没见过,没见过!我提议案都提了多少年,写书面东西多少年,就没见,在哪儿咱就没见过那些东西。
记者:那你有没有继续找过政协,问问他们是咋回事?
卓登:找不顶啥,那都十年了,找了十几年了,不是找了一年两年了对不对?到现在给人没下落。
为了印证卓登的说法,记者电话采访了当年负责接收工作的咸阳市政协退休干部赵素娥。
赵素娥:我只能证实他捐来了,因为是我们登记的。
记者:当时是你登记装裱管理的?
赵素娥:我是其中之一。
除了赵素娥以外,现任咸阳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恩玉飞,当年也参与了登记工作。
记者:当时你看到作品有什么情况?
咸阳市政协恩玉飞:有大的有小的,还有个笔筒,122件作品。
那么,这122件作品怎么就突然下落不明了呢?
赵素娥:不是下落不明,是拿出去展览。
记者:拿到哪展出?
赵素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