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中国艺术展览忘记观众:从香饽饽到鸡肋
中国艺术展览忘记观众:从香饽饽到鸡肋
作者:黎鱼鱼    来源:千龙网    日期:2010-10-28

报载:2010上海双年展日前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以来,观众“看不懂”的反映接连不断。有位美术界人士被记者问到观感时,干脆回答:“皇帝的新衣!” 双年展一向“难懂”,这次尤甚。不要说普通观众,即使专事美术采访的记者们也头痛。   

同样是上海,面对世博会与双年展的两种观众反应,的确很难用文化现象来解释观众对“双年展”的渐行渐远。不仅是上海双年展有此尴尬的境遇,就近年来整个中国范围内的前卫性艺术展来说,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凤毛麟角。

经历了八届的上海双年展原本是被赋予了太多期待的艺术双年会。1996年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旨在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多元并存、异彩纷呈的局面,内容以油画这一外来艺术样式在中国的发展为重点,包括具象、表现、抽象以及装置艺术等多种风格”,其背后是鲜为人知的策展人作为推手,搭建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独特的联系方式——艺术展。

1990年代,中国艺术展览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同步发生着变革。原本由政府文化机构行使的事业化职能过渡到半官方、半市场化的策展人主导的崭新展览样式。所谓策展人,大多是在体制外独立策展的艺术批评家,体制内的美术馆根本就不可能专门设置策展人一职,艺术展览渐入文化市场的范畴。

对观众来说,“谁策划了展览”并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这就如同钱锺书最喜欢的比喻句,“如果觉得鸡蛋好吃,不必非要看看下鸡的蛋”。最初策展人的介入,缘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出于对中国艺术展前景的看好,希望能够借助自己力量搭建一个能够让新锐艺术形式和艺术家有面对观众的机会,也希望观众能够了解最前卫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们;其二,就是获得市场的利益回报,成为艺术掮客——虽然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但事实是没有人能够回避艺术展背后的利益需求。

还有一个因素并不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们所能控制的,也就是所谓社会大环境。199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的话语权彻底被瓜分掉了。传统话语控制者无法抵挡艺术批评家们与新锐艺术家的合谋,拱手让出了话语权,也就在那个时期,有着浓郁欧美文化色彩的双年展渐次进入中国,新锐艺术家们通过国内的双年展获得了到国外参展的机会,这个过程中,掺杂着新的中国艺术话语权限的争夺,直到2000年左右,中国新的艺术话语格局逐渐形成,这其中策展人与双年展功不可没。

只要留心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中期的中国艺术展览史,就不难发现,观众评价的“好看”与“看得明白”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这期间的艺术展完全是策展人牵着观众走,观众认同的是“好看”,观众自身会认为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前卫和新锐的艺术语言未必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作为参照系的艺术批评界声音在这期间的杂乱无章,观众默认为艺术双年展的“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各地双年展的遍地开花,中国艺术展览一时间成了观众眼中的香饽饽。

不幸的是,2000年代后期,赚够了银子的中国策展人与尘埃落定的艺术割据完成后,话语权的稳固必然引导艺术展朝着惟利益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展的作品已经无法容纳前卫和新锐,有的只是话语权拥有者划定范围——与观众无关的文化理念,要么是恶俗到底标新立异获得眼球,要么是政治立场鲜明的文化符号,两者往往又与观众的欣赏需求离题万里。

没有观众参与的展览是不可想像的,策展人和艺术话语权的掌握者们在得意洋洋的时候,惟独忘记了一条,展览是有观众的。2010上海双年展成为鸡肋不过是个过程,并不是中国艺术展最终的命运,但最后的结果不难想像。

关键字:上海双年展,鸡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