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魏晋文人的“帖“:潇洒自在的便条
魏晋文人的“帖“:潇洒自在的便条
作者:蒋勋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期:2011-01-06

肚痛帖(局部)

苦笋帖

《肚痛》、《苦笋》

到了唐朝,在严格的楷书建立规矩的时代,“帖”的传统也并没有断绝。

张旭著名的“肚痛帖”,诙谐可爱,在唐宋古文与楷书的规矩之外,另辟了一个不被拘束的文体书风。

“忽肚痛,不可堪。”——忽然肚子痛,痛到不能忍受。

“不知是冷热所致,取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不知道是受寒还是上火,服用了大黄汤,对冷热两种病况都有用。

这样的文体是无法被选入《古文观止》的,却很像《世说新语》,传承了魏晋文人的俏皮佻达,也传承了“帖”的平易亲切。只是生活真实小事,绝不掉书袋,绝不卖弄学问,也绝不空谈国家历史大事,恰好颠覆了同时代“文以载道”的伟大主流。

这是“帖”的传统,它长期被正统文人忽略,却和美丽的书法线条结合,传承在一张小小的纸上。

怀素的“苦笋帖”连同姓名只有十四个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

是写给朋友的短信,告知笋和茶都极好,赶快来,署名怀素。

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悲愤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兴亡”的重责大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

“帖”用正楷书写是不恰当的,正楷还是留给文天祥的《正气歌》,或韩愈的《师说》。

“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

“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

张旭、怀素的“帖”,用狂草书写,甚至拒绝了一般人辨识的意图。

“帖”最终只是回来做自己时欢欣地手“舞”足“蹈”。

上一页  1 2 
关键字:碑帖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