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经过去,我们经历了它,也“围观”了它。
这一年,世博会来了,一种全新的收藏主题闯入收藏者的视野。
这一年,中国GDP荣升世界第二,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开始大步迈向亿元时代。
这一年,伴随着“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收藏品也“见风使舵”,其价格上涨之快,用“疯狂”已不足形容。
这一年,无论是文博机构还是收藏协会,乃至收藏个人,都踊跃加入到“文物回流”的大军中。
这一年,收藏市场进入“去粗存精”的时代;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开始步入标准化、法制化新时代……
大师 政府官员能不能获选“大师”?教授能不能获选“大师”?新科大师的身价到底涨了几倍?随着第二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出炉,“大师”成为了2010年工艺美术界热议的焦点。评选的前前后后闹得沸沸扬扬,说白了,“钱”闹的。一个荣誉称号,如今已与市场价格息息相关。创作者为之费尽心机,而一些收藏者也是瞪大了眼睛,把宝押在了“大师”身上。
当代工艺美术各个门类的风生水起,大师功不可没,他们的不断涌现使得市场更加活跃。然而,在这个“大师”满天飞的时代,收藏者的困惑也越来越多。是不是该对头衔、资历看淡些?是不是该更多关注作品的艺术水准?2010年这次喜忧参半的评选,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或许是思考。而今年将进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各方人士是不是淡定一些为好。
回流 促成文物回流的充分条件是什么,2010年的表现已经给出了生动的答案——国力、经济以及市场行情看涨。
去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随着首批150件圆明园文物在修复后公开向世人展出等相关纪念活动的举行,海外圆明园文物的回流再一次成为焦点。与此同时,受国内文物艺术品热的波及,“海外寻宝兵团”的称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甚至引得“老外”们也开始搜寻自家是否有中国古董。
关注文物艺术品回流本身是好事,但当“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其背后或许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疾。比如是否存在炒作成分?回流的一定是精品吗?盲目争抢导致价格哄抬,会不会已经远远超过了文物本身价值而造成浪费……实际上,公认的文物回流最好手段是由国家出面进行追索。当个人力量涉足其中时,理性是必要前提,否则,比起西方人,我们不差钱,却输了观念。
存精 去粗存精,用这个词来概括2010年的收藏市场,可能再恰当不过了。在经历了群雄争霸的“混战”之后,收藏市场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时代。这一年,为了提升竞争,收藏市场可谓举措频频:“进城”(地摊市场纷纷被改造为古玩城)、打造品牌航母、宣称要向国际化路线进军……这一系列变化中依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因为古玩市场不需要整齐划一的形式规定,外表的华丽、夸张的造势也未必真正适合其成长。
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市场规律。能够站立于市场的胜者,整合资源的同时无一例外“精”在诚信经营、行为规范,其古玩经营者也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人说,古玩的真假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世间的伪善,一旦整个市场出现信任危机,纵然外在规模再庞大,也是枉然。
分割 文物艺术品投资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将艺术品“切割”后按“份额”交易,可以让最广大层面上的普通百姓也参与其中。2010年,先有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国内首个“艺术品资产包”并完成发售,后有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高调启动,“艺术品份额”这个新名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圈外”人士所熟知。
然而,文物艺术品能否像股票一样“炒”?K线图对于文物艺术品是否同样适用?更多百姓参与是否真的有益于当前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被“分割”后的虚拟份额还附带着多少文物艺术品的文化内涵……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征途在这一个分岔口走上了“股票化”的进程。这里是投资的乐园,却没有收藏的土壤;这里有商品的交易,却缺少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