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推倒美术馆的无形“围墙”
推倒美术馆的无形“围墙”
作者:李培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1-02-21

继2008年国内博物馆迎来免费开放的大潮之后,上周,美术馆、图书馆免费的大门也被开启。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领域再度向13亿中国人开启一扇大门,中国迈向文化艺术遗产的全民共享时代。

按文化部、财政部的意见和部署,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而到明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由于图书馆、文化馆在广东省内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就成为众矢之的。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自2004年起,就致力推进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他认为,如果美术馆是全民公有的精神文化盛宴,免费开放则只是公平共享这场盛宴的一小步。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美术馆的“围墙”不只在于门票,它只是一个前奏,拉开了文化艺术资源的公平共享的序幕:免费时代,普通民众是否有更多机会接近美术馆的藏品、国宝级文物?美术馆能否在免费时代主动营销,而不再是被动展览的冷衙门?

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说,要把中国美术馆这座绘画艺术的最高殿堂,打造成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这是几代中国美术馆人的梦想,也是许多人对中国的美术馆的期许。基于这些梦想和期待,南方日报记者还特意在广州采访了本土三个标志性的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广州艺博院和岭南画派纪念馆。

“围墙”之一:

观众量井喷扰乱欣赏环境?

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免费开放7天,这是未来全面免费开放的一次试水,结果迎来了观众量的“井喷”。

在这场“预演”中,中国美术馆每天网上发放参观票1000张,现场再发放4000张,但还是没能满足现实需求,没领到票的人在门口越聚越多,现场不得不动用武警维持秩序。有观众埋怨说:“好作品需要安静地欣赏,但馆内人多,又热,气味也不佳。”

从媒体上听闻免费开放信息后,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告诉记者,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在圈内已吵了很多年。“反对方主要认为,门票体现的是美术馆的尊严,用于保障馆内清雅的欣赏环境。”

今年初,杭州图书馆长褚树青在网上出了名,因为杭州图书馆免费开放进了乞丐和拾荒者,有读者投诉到了馆长办公室,馆长褚树青回复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他的言行在微博上转载,迅速引发大量网友跟帖,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在广州,广州艺术博物院自2009年9月起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以前的门票价格有点不菲,20元,而这一象征“高雅”的高门票门槛在免费大潮中被打破。院长陈伟安告诉记者,广州曾从2005年起就开始尝试每个月有一天免费开放日,结果观众量暴增,不少观众大声喧哗,厕所里的卫生纸被整卷拿走,洗手液被整罐挤走……免费开放一度不被看好。

但1年多以前,广州艺博院率先响应政府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敞开零门槛参观大门,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附近阿婆早晨买完菜提着菜篮进来,在大堂里摘菜,还有的甚至在金鱼池里洗菜,而后离开美术馆,留下一片狼藉……

“为应对免费开放,我们增加了差不多50%的安保及馆员。”陈伟安告诉记者,艺博院免费开放后全年游客量翻了差不多三番,“观众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在馆员不厌其烦的监督提醒、循循善诱的引导下,目前已很少出现”。亚运期间,广州艺博院也遇到游客量激增,结果大批亚运志愿者在现场起了作用,维持了馆内的良好秩序。

“我们不能把经济不富裕却热爱美术的人挡在门外,剥夺他们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艺术熏陶的权利。”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说。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早在2004年起,就通过媒体等渠道呼吁美术馆免费开放,在他看来,国有美术馆本质上是全民的公共资源,这就是说,用纳税人的钱建成的美术馆免费开放,平等地被纳税人享用,这是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更代表了向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迈进。他说:“这不该被看成是一种恩赐。”

关键字:美术馆免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