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rn发表《疯者艺术》,1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均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作了探讨。由于此方法是以绘画为中介来进行治疗的,故称绘画疗法。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一个人的情感埋藏越深,则离其意识越远,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然而,情感的困扰却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如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因此,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表现力更强。而且,在绘画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一来,就会为治疗师提供足够多的真实的信息来为患者分析和治疗。
此外,绘画心理治疗大师Robin还认为,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视觉的,因此通过可视的绘画更有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人们的创伤可能被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以治疗;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不能为人们用语言所描述,也就无从治疗;阴暗面更容易通过绘画来表达,绘画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不受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约束。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比如,当个体面对伤痛无力改变时,绘画可以帮助人恢复受伤的心灵。
有人称绘画疗法为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患者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通过绘画转化成作品,一方面可以发泄减轻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另一方面患者也可以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情绪和问题。鉴于绘画治疗的特点,其主要适应于不能说话或不想说话的患者,如孤独症、失聪、迟钝、大脑损伤、妄想;对言语治疗有阻抗的人或情况,如对谈话疗法有抵触情绪,而其他方法均无疗效的,以及情绪障碍、创伤等心理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