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博物馆最被大众所信任,信任度高达87%。次之乃书籍,被信任指数为67%。电视新闻的被信任度则只有50%。由此可见,博物馆尤其是顶级博物馆,在绝大多数人心中,是蒙有一层神秘、威权的“光环”的。我,当然也不例外。
转变的发生,来自于近来新看的一本书,《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其中一个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却对我犹如当头棒喝:你是否一个具有独立批判意识的参观者?你是否被博物馆建筑屋顶上那层神秘而神圣的光环给“迷惑”得完全丧失批判立场?
得老实承认,这真是一个将我问到失语的问题。因为此前,我从未想过,我理应像质疑一本书、一条电视新闻一样,去质疑博物馆所提供的知识与信息,以及其背后所传递的文化立场与价值观。
博物馆所呈现的物品、传递的知识、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观,该不该被质疑?当然应该。即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著作都会被也理应被批判地接受,何况是那些为博物馆工作的“专家”。只是,常常,博物馆总是以一个整体的“威权”形象而出现,让我们忘了它其实也是“人治”、“人写”的。
那么,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时,究竟该带着怎样一双“透视眼”去批判地观展?或许可以先这样入手:除了看看什么正在被呈现,可能还要看看什么是没有被呈现的,并问一问“为什么”?因为,任何策展思路都必然烙着时代的特征,以及策展人自身所处的文化立场与价值观。故而,常常是那些没被呈现的,才“诉说”着真相。任何对历史的“讲述”,归根结底,都基于“当下”的需求。所以,福柯才说,重要的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而是神话被讲述的年代。
作为观众,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博物馆是否在悄悄用一种单维度的视点、立场,去左右观众。好的博物馆,更多的是提供历史与事实,在提供观点时,至少是尽可能丰富地提供多角度的视角,以供观者作出自己的判断。但这样做的博物馆,在当下还凤毛麟角。即便是在大名鼎鼎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如今回头细想艾未未“葵花籽”展览的“策展人语”,其实带着清晰地西方意识形态痕迹,并且预设了若干的“思路”及“话题”。
其次,不妨学会从展览本身的布局设计,展馆建筑空间与展览内容的配合,甚至是灯光的设计,去分析策展人所“隐蔽地”传递的信息。无形的语言,最易被人忽视,却已在无形间影响了我们的感受与思考。在早两年的大英博物馆里,来自古埃及的木乃伊,会随便地就被放在地上,三五具成排,游客甚至可以直接从上面跨过。这种对殖民时期“抢来的”他国珍宝,不那么上心的轻慢态度,背后折射的是这个国家延续了两百年的殖民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