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艺术家穿梭于各种领域之间
艺术家穿梭于各种领域之间
文化批评家吴亮、张闳对谈“艺术夜生活”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1-07-11

7月9日下午,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主办的“艺术夜生活”中,《艺术世界》特邀文化批评家吴亮、张闳进行了一场关于艺术家身份的对谈。

“艺术夜生活”是上海外滩美术馆推出的免费艺文教育系列活动,最初是作为侯瀚如策展的《日以继夜,或美术馆可为之若干事》展览的一部分,在2010年10月29日-12月26日期间的九个周末轮番上演了共计45场夜间文化活动,包含演讲、工作坊、对话、表演等18场夜校活动,以及27场电影欣赏活动。今年“艺术夜生活”所涉及的话题和形式有当代文化现象考察、当代艺术话题、电影放映、现场表演、艺术工作坊和社会公益主题讨论。

在前晚的对话中,吴亮和张闳就艺术家的“身份位移”,即在一个流动性越来越强化的现代社会,艺术家作为一种固定身份的消解与重构,结合自身的身份位移和跨界经历(前者从文学批评转到艺术批评,后者弃医从文继而转入文化批评领域),深入讨论了文化世界里的身份问题。吴亮认为“当代艺术在很多领域都呈现出泛政治化的倾向”,这种泛政治化走向极端的话,就可能导致一种危险,“危险就是用艺术的绝对完美、绝对正确以及其真理性、神圣性的标准,来规划政治和要求政治。”面对这样一种“危险的愉悦”,吴亮认为艺术的出路不在于去寻找一个本真性的文化源头,而在于“回到私人领域,回到小世界,回到日常生活世界”,只有在这些领域才能为当代艺术吸取到灵感与生命力。

而在张闳看来,艺术除了与政治呈现出来的这种张力之外,艺术内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张力,这种“张力往往因为共同抵抗外部的强力,而塑造了其自身的凝聚力”,在对抗外部强力的过程中,艺术可能形成一种暴力美学。张闳说,“暴力美学同时也是一种歌颂美学,但是在一场革命的风暴里,这种暴力性的艺术也同样会被边缘化。”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迁,尤其是生活在“后9·11”时代,张闳认为这个时代几乎已经很难再找到本雅明意义上的对现代性的震惊,“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是艺术观的改变,而震惊作为一种艺术体验已经难以复现。”吴亮在回应的时候说,只要生活在继续,只要这个时代仍然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震惊就会依然存在,甚至以新的感动的形式继续,只要我们回到社区、回到特殊性去感受艺术,拒绝体系化的宏大叙事。”

艺术如何介入当代生活?吴亮和张闳都认为,在解决介入生活之前,艺术家首先要完成对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认,要认识到“现代艺术旨在打破界限、消弭隔阂,超越各种艺术之间的观念藩篱。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穿梭于各种艺术领域之间,没有固定的身份”。在此基础上,介入才能成为一种可能性。在一个全球化的权力与资本主宰的时代,艺术如何介入?艺术家如何应对那不绝如缕的灰暗与绝望?吴亮认为,“只要我们的肉身还在,灵魂还在,梦想还在,交流的欲望还在,那么艺术就仍然保持了它完整的可能性。”

◎ “艺术夜生活”活动预告

7月15日19:00 DOTMOV Festival 2010 优秀短篇作品上映会

7月16日16:00  Art Topics系列讲座:长长期待——艺术,公共空间和魂不守舍(主讲:Ram Katzir)

7月23日19:00 幻灯片放映:雍和镜中的中国(主讲:雍和)

7月30日13:00 弗搭界独立电影观摩系列:《未完成的生活史》(导演:丛峰)

7月31日13:00 弗搭界独立电影观摩系列:《马大夫的诊所》(导演:丛峰)

关键字:吴亮,张闳,艺术夜生活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