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场名为“茫·惑”的油画作品联展在798艺术区红石广场名·潮艺术空间开幕,两位青年画者用或明或暗的笔触传递着对生活的探索。园区的常客王宏生照例前来参观学习。在附近银行工作的他告诉记者,每天他都会点击798官方网站,了解最新展讯。“一周至少会光顾一次。”他享受那种漫步在机器轰鸣声里,走过红色老式建筑、巨型锅炉、高烟囱间的“穿越”感。
曾经横亘在798与751之间的围墙早已被拆除,位于火车头广场的老式蒸汽火车头既是游人竞相拍摄的景点,也成为名义“分界线”。王宏生稍不留意就逛到了另一个园区,不过在他印象里,外貌风格相似的两个园区本为一家。
短短十年间,文化创意促成老工业基地产业迅速升级,由最初的艺术家自发聚集到如今政府适度引导,酒仙桥路2-4号已由798艺术区发展到涵盖了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毕捷电机总厂设计区,原松下彩管厂艺术区等在内的大山子艺术和设计产业功能区。
轮候半年方能入驻798
5月16日,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美术馆落户798一周年;6月24日,中韩日东亚三国当代艺术展;7月,第五届北京798艺术节进入倒计时……在798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国华工作备忘簿上,标注着一个个重要事项。
定期了解申请入园的情况是张国华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他认为这最能直观反映园区生命力。据他介绍,现在每天都有展览、展示类艺术机构来人或致电申请入驻,一些执著的甚至一天要来“磨”上好几回。“真没有多余空间了。”他说。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人选择申请轮候。如果有商户选择迁出,园区会优先通知排在前列的轮候者。据了解,今年年初才入驻的知名艺术品运营机构——“品”画廊和“百雅轩”都捱过了近半年的轮候期。张国华认为,从1995年出租第一个车间开始,15年来园区魅力从未减退过。
798艺术区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刘钢曾经是老厂区财会人员,他习惯用数字讲话。据他介绍,占地近20万平方米的798艺术区现有文化艺术机构450家,其中文化创意工作室200多家,画廊数量接近200家。
据张国华介绍,798正在筹建艺术品会展中心,“要让高端藏品安全驻留。同时,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税收管理平台也在积极构建。”张国华说,要争取把798打造为国际艺术品交易风向标,别处的出售价格将参考798的成交价。
“园区生态在升级,由最初创作型工作室聚集向展览交易中心转变。其间,一些创作型画室会选择搬出去,这可以看作为溢出效应。”张国华说。在毗邻的酒厂艺术区、一号地就活跃着不少从798迁出的画家,他们迁出的原因各不同,而选择不远离的理由只有一个——798有最好的知名度和最集中的观众群。他们的存在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区域艺术氛围的形成。
园区在溢出中延伸
与刘钢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老工厂区的张军元,最近几乎没有一天按时下班过。从负责工业设备维护管理的设备处长到正东集团主管751文化创意产业副总经理,张军元职位的变化与751园区定位的变迁紧密相连。5年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整体入园,今年底前投入使用的设计师大楼将会“招”来更多一线设计师入驻。
这一切无疑离不开798园区成功的示范效应。同为老旧工厂区,同样面临经营困难,曾经一墙相隔的751从2006年起也大胆引入艺术创意,并最终从一个停产的煤气厂走到了时尚设计的最前沿。798经历了由纯粹民间资本自发运营模式,转向政府引导、介入与民营资本相结合的过程。形成规模相对较晚的751园区则从成立之初就由政府介入引导。
“设计师累了会去798看看画展,画家闲暇时也会到设计广场转转。”刘钢认为两个园区尽管分属不同公司,但共同的文化创意产业让他们一直互相帮扶,诸如场地出租以及商户引荐等。首批入驻751的时装设计师刘薇就常会到798画廊转转,是休息也是寻找新的灵感。
751园区内有本市仅存的两个15万立方米巨型煤气罐,一度承担着首都近三分之一的煤气供应任务。蓝巨罐从2007年起就化身各类时尚家居、汽车新品发布的舞台;另一个直径72米的绿巨罐目前已完成内部清理,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场大型发布会,如要使用需提前一年预订。”张军元介绍称。
751的成功让同处朝阳区大山子的毕捷电机总厂、原松下彩管厂和广播电子器材厂找到了转型方向。2010年底,文化创意产业正式被“嫁接”到三家老旧工厂。其中,广播电子器材厂区将打造全市唯一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拟吸引100家以上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今年底将正式投入使用。另外两家已全部完成生产设备转移,正在改建和招商,其中,中国当代艺术产权交易所有望落户原松下彩管厂。
政府构建“蓄水池”
随着798周边老厂区的不断加入,朝阳区在文创集聚区基础上,开始打造产业功能区。“总建筑面积最终将达80万平方米,是继首钢后,城区工业厂房最大一片区域。园区将重点引进2000家艺术和设计品牌企业。”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丰春秋介绍说。他认为,由集聚区向功能区转变并不仅仅表现在地域面积更大,最主要的升级之处体现在相关资源和生产链条的延伸上。为此,朝阳区提出“抢人才比招项目更重要”的口号,通过引进领军人物,由他带来项目,项目再带来企业群,最终完善产业链。
如果说798最初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大量包豪斯建筑风格厂房、紧邻美院等先天优势,那么时至今日,798以及周边艺术聚集区持续快速的发展无疑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引导。
“政府需要通过规划政策、公共服务平台、环境服务、市场氛围等方面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湿地,让每一颗项目种子渗透到企业市场价值的奖池。只有为园区源源不断注入活力,企业才能感受到有资源、商机与效益。”丰春秋说。
一系列举措体现出政府在诸如中介服务、项目推介、周边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日趋完善。今年5月,798组织成立了艺术家委员会,让艺术界名家也参与到园区管理工作。作为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窗口的北京文博园,在2010年底也已永久落户大山子。朝阳区目前正在争取上级资金2亿元为大山子园区进一步改善市政基础设施。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大山子区域的发展还将提速。投资14亿元建设的11个重点项目将陆续开建,重点发展中国现代艺术及设计服务产业,力争实现区域年均60%的增速,打造区域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功能区,成为北京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