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成都艺术生态区攻略
成都艺术生态区攻略
作者:陈默    来源:新浪收藏    日期:2011-11-08

成都,既是四川省的省会,也差不多成了当代艺术“四川现象”的代名词。因为影响国内外的许多川籍艺术家,要么是长期驻扎于此,要么是从这里出发在外地发展,并时常来回穿梭。不管走到哪里,“川人”情结却是难以割舍的。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中,“四川力量”,始终以它多元的面貌和生动的活力,显示着不同反响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并成为本土十分重要的艺术资源库。这种“力量”的形成,既有历史人文积淀的原因,也有地理位置原因,更有由生存状态决定的社会内质构造原因。千百年来,这里与世无争,民风淳朴,散淡平和,自在繁衍,形成了与其他地区绝不相同的人文存在版本。“四川”艺术家的深度,在于强调人文关怀,注重生命体验,并把它们当作关注国人生存现实和存在境遇的必然追求。这种重内心体验、提升内在精神、张扬思想价值的艺术特征,是四川艺术群体的魅力所在。“四川”艺术家的广度,在于植根这片丰厚博爱的人文土壤,融合全球化的优质精神资讯和来自各方的有益营养,提振基于创造的文化自信,整合多种创新力量,开拓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发展之路,积累不断丰富的当代图像财富。“四川”艺术家的包容,在于既不守旧排外,也不夜郎自大。兼收并蓄,良性循环。同时,宽厚博爱、尊老携新的美德传承,使得艺术人才成长有序,继往开来。这里介绍的7个艺术生态区,便是成都当代艺术生态的生动写照。

(一) 老蓝顶艺术区(机场路太平寺机场侧)

2003年8月,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4位艺术家,将成都机场路旁太平寺机场侧的一排闲置厂房租下来,将其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因该厂房是以蓝色铁皮为顶,所以命名“蓝顶艺术中心”。由于4位艺术家的进入,使这里迅速成为成都乃至全国的当代艺术的一大看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后有罗发辉、舒昊、何多苓、吉磊、阿龙、屠洪涛、唐可、徐牧原、黄明进、廉学泯、刁毅、肖克刚、夏羽、许力、李熙、符曦、郭燕、陈胄、刘石、王胜强、晓野、大猫、吴娱、邓先志、罗应龙等艺术家入住。随后,“蓝顶”呈扩张之势,从最初4位艺术家入住的A区,到后来不断衍生出的B区、C区、D区、E区,如今已有50余位艺术家进驻蓝顶,并带动了其它艺术区的陆续出现,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大艺术群体聚居区。同时,这种由过去艺术家的散居到今天的群聚,是中国本土当代艺术转型期出现的文化趋向。它一改过去体制外艺术家零散纷乱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和艺术态度,转而寻求一种更便于沟通交流、更便于提高创作效率的居住方式。无独有偶,这种方式几乎在北京和成都同时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存在合理性,也在提醒人们,不能用既往的思维惯性方式来看待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和新问题。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网络无孔不入的商业社会里,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必定与其有着合理的共振关系,也会对应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由此而论,蓝顶艺术区的创立,是在新时期出现的重要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业界的足够重视。同时,它标志着“川籍”艺术家集团强势亮相新纪元的开始,并将在业内早已公认的区域学术优势整合,进而爆发出更强的集体艺术人格力量。从这个艺术区开始,在几位著名艺术家的携领下,一批批年轻艺术家正健康成长。这里常年各种展事及活动不断,艺术氛围持续火热,艺术气场强化,艺术影响远播,这里逐渐成为批评家、策展人、画廊、机构、藏家、媒体们关注的焦点。“蓝顶”,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个关键词。

【附:该区又分作ABCDE 5个小区,租金高低不一,约每平米6-9元\月。】

(二) 新蓝顶艺术区(三圣乡荷塘月色二号坡地)

原本汇聚了几十位当代艺术家的机场路旁太平寺机场侧老蓝顶艺术中心,遇到了继续扩大发展的瓶颈。在三圣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春芽、何多苓、赵能智、郭伟、郭晋、杨千、罗发辉、杨冕、阿龙、吉磊、屠洪涛、李胤、唐可等14位艺术家自筹不菲的资金,在荷塘月色景区修建工作室,于2009年1月12日落成,命名为“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在景区紧邻荷塘的坡地位置,一幢幢颇具当代建筑风格和个性十足的艺术家工作室已经落成。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艺术家的创作与生活条件,也大大提升了成都艺术群落的文化品味,并成为成都当代文化的新地标。而在老蓝顶艺术中心,艺术家们的创作及各项活动仍然有序进行,他们和二号坡地新蓝顶的艺术家依然是一个整体,大家的交流、沟通、学习仍然会继续,并会在一个更大的艺术气场里,共谋发展进步。由于新蓝顶的良好环境和超强人气的吸引力,像郭晋、赵能智、杨冕、杨千等长期居住在北京的艺术家也来到了这里,使这里的艺术家阵容更加强大。事实上,一个地方的艺术区建立不难,但要生存有序,并形成亮点和磁场向外界扩散影响,却非易事。这也是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地出现那么多艺术区,生存下来者寥寥的基本原因。这其中有三个重要前提不能忽视:一是要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和包容的胸怀;二是要有杰出艺术家的内聚力与影响力;三是远离政治和商业中心的散淡平和的精神文化氛围。而这三方面成都的分值最高,因此艺术区的繁荣当在情理之中。另外,从2009年6月开始,已经有小满、白东亮、郑黎黎、谢正莉、张立涛、蒲浩淼、候熙、邓丰、赵静、曾朴、黄亚娜、朱可染、余佳、吴江涛、董洁、李刚、李果、木兮等60多位青年艺术家,在新蓝顶附近的栀子街69号“和祥瑞苑”租用电梯住宅楼套房,在那里开始艺术创作,与新蓝顶遥相呼应,共同发展。补记:自2010年初开始,在新蓝顶二号坡地以南直线距离约1公里的庙山村(也称四号坡地),成立了蓝顶青年艺术村,目前一期已有王玺、罗逸、田亮、刘也、伍刚、许耘、张小危、李飞霖、杨丙亮、杨明、胡屹、郝明明、贺娟、徐术科、徐欣、蔡丽辉、罗子丹等40多位青年艺术家入住,二期也将开始入住,形成“大蓝顶”艺术生态的又一大亮点。

【附:新蓝顶工作室属自建,故无租金。但有租地及物管费不等。另外,青年艺术家在新蓝顶

附近的栀子街69号和祥瑞苑租用的工作室,租金(含物管)每平米约5-6元\月。蓝顶青年艺术村的租用费与前者相似。】

(三) 北村艺术区(新都区宝光寺侧)

继成都“蓝顶艺术中心”之后,2008年1月,另一个当代艺术聚落群出现在成都市的北面,这就是“北村艺术区”。“北村艺术区”由马一平、何多苓、刘勇、刘虹、王承云、王龙生等著名艺术家以及批评家陈默发起,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等相关系为后盾,由艺术家利用现成大框架厂房改建而成。围绕艺术院校形成艺术家工作区,已成为艺术在当下的一道独特风景,这在北京的中央美院花家地、四川美院的黄桷坪等地,均能找到实物例证。依靠美院建艺术区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整合学院的教学、创作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做强做大学院品牌,并带动艺术创作和市场的同步发展,进而促进学院教育的不断进步。该艺术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旁的西北村,距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新区)6公里,一期总面积8000平米,由6间超大型厂房及周围的38间平房组成。目前已经有何多苓、刘勇、魏延、胡宁、曾朴、尹峰、杨铭、廖洪明、张国强、焦波、程毅、刘炜、胡歌平、尹宜生、张迎善、薛博文、吴江涛、董洁、李刚、李果等50多位艺术家签约入住,并且队伍还在继续壮大。入住者除发起的几位著名艺术家外,其他为来自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和居住在成都的艺术家,以及一些外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家。该艺术区目前与新都区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战略合作,探索艺术院校与艺术区建设的多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由院校加艺术区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新景象,在互动与互相促进中,各自的良性发展是值得期待的。

【附:该区目前租金每平米约4元\月。】

关键字:成都,艺术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