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发的快,赶快成立公司做拍卖……”,这是从事书画拍卖行业已有4年之久的高先生的发家之语。的确如此,高先生自从几年前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与各拍卖行合作,征集书画作专场拍卖起,就告别了京漂族特有的租房生活,做一年拍卖下来他就在北京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产,也买了一辆轿车……
近年,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歌猛进,书画艺术品收藏已经进入“亿元拍卖时代”,中国拍卖行业发展到如今,市场的繁荣更让无数资本和投资者蜂拥而入分享“盛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主体迅速增多,据行业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从事拍卖的企业已经近万家。在这近万家市场主体中,除了位于金字塔顶尖的知名拍卖行外,市场上更多的是如过江之鲫的中小拍卖行。收藏市场火热的同时,不仅知名拍卖公司常爆出的负面新闻,众多的小型拍卖公司从拍品征集、文物鉴定到图录出版等各个环节存在着欺诈炒作的不法行为。
拍卖会展泛滥成灾
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不仅是如同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小型拍卖公司纷纷跻身艺术品拍卖市场,还有一部分文化公司以与拍卖公司合作者的身份也参与其中,他们的加入让拍卖行业形成良莠并存、泥沙俱下之势,竞争更加激烈。有实力的大拍卖行因为早已垄断了一定的行业资源,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地位。在拍卖市场中,这些夹缝中生存的小型拍卖公司在核心的业务上,由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游走于市场边缘,往往受利益的驱动剑走偏锋,利用行业潜规则来知假卖假,以假拍、拍假来获取高额利润,依靠种种潜规则在市场的竞争中顽强的生存着,在他们的眼中拍卖早已变质成了一桩赚快钱的投机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相关部门缺乏监管加之拍卖公司成立的门槛较低,一些根本不具备成立拍卖公司条件的小公司往往蒙混过关,三两个人合资随便注册一个公司便开展业务。据记者了解,在为数众多的北京小拍卖公司都是租一间办公室,两三个员工,每人一部电话,就搞起了艺术品拍卖。这些小型拍卖公司聚集几个毫无艺术品鉴定能力的拍卖从业者,汇成市场的一股浑浊的暗流,让本已潜规则横行的市场更加混乱不堪。他们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利用行业监管漏洞明目张胆的敛财,管理松散、服务水平差也是正常现象。
如今,大大小小的拍卖会可以说是泛滥成灾,拍场已经从原来春、秋季两个大拍的时段,变为一年四季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拍卖轰炸。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拍卖会近千场之多,记者随便在网上一搜,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几场顶着权威机构头衔举办的名家拍卖会,多的时候甚至几个公司一天同时举办好几场小型拍卖。这些难辨真假的拍卖会不仅令初涉艺术品市场的收藏投资者无所适从,甚至资深的收藏家都一头雾水难以分辨真假,致使很多收藏者上当受骗在所难免。
艺术品交易靠忽悠
小型拍卖公司如此乐此不疲频繁举行拍卖会,在拍品征集方面不管藏品真伪,不分档次,来者不拒,他们难道不需要成本?不断地举槌落槌之间真有这么多拍品可卖吗?众多在网络和媒体疯狂做广告的小拍公司靠什么作为盈利点?这些都不得不让人生问。
据了解,这些小型拍卖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拍假”和“假拍”,很多小拍卖行就是利用拍卖行行规专门吃“知假拍假”这碗饭。他们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光鲜的旗号,往往以某某机构举办的名家专场拍卖会来忽悠收藏者。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拍卖会上所有拍品几乎全是低价收进来的赝品,有的公司甚至直接去潘家园、琉璃厂等地的书画市场批发高仿名家作品拿到拍卖会上。这些赝品进价极低,一经拍出往往都有10倍的暴利。
这些年执着于书画打假的画家史国良曾估算,目前国内小拍卖公司的拍品假货高达70%,他在北京市场上看到自己的伪作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打不胜打。如果这些面对低端客户需求,明目张胆的拍假行为是因为市场有需求,尚且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小型拍卖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赝品当做真品来忽悠客户就更可恨了。有些小拍公司明知委托人提供的是赝品,却为了各方能获得最大利益而故意对拍品进行精心包装,花钱买通专家鉴定,指鹿为马,将一幅没有任何价值的伪作当真品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高价售出,利用行业“不保真”的潜规则敛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著名画家韩美林曾曝光,一些拍卖公司公然拍卖伪作,致使许多买到赝品的藏家倾家荡产,看到找自己鉴定的藏家因买到赝品欲哭无泪的情形,他不得不为买家再创作一幅真品。由此可见拍卖行表面繁荣之下的乱象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了。
一些小型拍卖公司以拍卖赝品坑蒙收藏者以牟取暴利外,更常见的敛财手段就是巧立名目,欺骗藏家收取所谓的“图录费”和高额的鉴定费、服务费和作品保险费。高先生告诉记者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大家名作是征集不上来的,即使有人送来一幅大家作品,你放心那保准是假的,送拍的人只是为了把他的东西印在我们的图录上。我们不像大公司拍出去一幅上千万的作品佣金就赚不少,我们主要挣的是图录费、保险费还有服务费,在小印厂印一本没有书号的图录没有多少钱,保险费也就是那么一说,作品来了放在公司就算是保管了。现在有些三四流书画家,根本就没有市场,但他们自己觉得不错,总想出名。其实他们很清楚这种小拍是拍不出去的,他们只是想出些钱,给别人做个晃子,以后好叫卖自己的东西。”据曾在高先生公司干过的一位员工介绍,他们组织一场拍卖会,从征集作品到印图录,再到拍卖整个过程基本上需要3个月左右,一场拍卖会老板能挣30万元左右。他还告诉记者:“这个行业赚钱这么快,和我一起干过的好几个同事都出去自己开公司单干了,人家现在混得不错。”
据一位从事拍卖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曝光,如今这些小型拍卖公司不仅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大量存在,现在更扩散到很多二三线城市,致使大量不明就里、急于出手藏品的藏友上当受骗。艺术品市场中存在着数量众多打着拍卖的幌子,却仅仅靠收取图录费生存的小型拍卖公司。记者算了一下,按多数拍卖公司的标准每页3000元的标准向委托人收费,有些拍卖公司仅印刷一本100页的图册至少能获取30万元图录费。像去年“安徽汇德”那样的公司举办稍大点的拍卖会,如果一次征集拍品3000件,即使按最低收取500元图录费来算也有150万元的利润。拍卖公司的支出主要有10多万元的图录印刷费,在三星级宾馆或展览馆3天场租金十几万元,这样算下来,即使所有拍品全部流标,也有巨额利润可赚。如果作品拍出去的话,拍卖行又可以分别从买卖双方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实,这些拍卖公司在骗取大量图录费猛捞一笔的同时,与收藏者签订的拍卖合同也常故意设置陷阱,以免除自己的责任。很多拍卖行的合约暗含隐患,比如送拍的时候拍卖行故意“忽悠”卖家评估一个很高的起价,却在合同的不显眼处设置条款规定即使拍品流拍,拍卖行依然按照标的费来抽取10%的佣金,就让很多初次接触拍卖的藏家大呼上当。
积弊难除背后利益复杂
市场的混乱无序造就了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灰色链条,处于这条利益链中的各方才能够相安无事,狼狈为奸。首先拍卖成功,收益最大的自然是拍卖行,即使是正规拍卖一件拍品竞拍成功,拍卖行要收取委托方10%,买家12%的佣金,而今年全国最大的拍卖公司嘉德的佣金已经涨到了15%以上,一件10万元的拍品交易成功,就会有2万元收入进入拍卖行的腰包,这还不包含图录费、保管费等费用。如此高的利润也是众多小拍卖行乐此不疲地热衷于举办拍卖会的原因。
从买家来讲,尽管现阶段艺术品交易额呈几何级暴涨,但市场的参与者多数是买家和投机商人,很多小拍中的买家参加拍卖会是抱着“捡漏”的心理想低价买到真画,梦想一本万利转手就能赚到钱,由于缺乏投资意识和投资眼光,很多初入拍场,不理解市场水深水浅的藏家很容易买到赝品,成为受害者。这类买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懂收藏的企业家,退休老人为主,甚至也有一些想投资艺术品的工薪阶层。这部分买家,在每场拍卖中都会占有一定比例,他们往往买到赝品还自认为买到的是名家真迹,不知不觉的助长了某些小拍卖行的造假气焰。
从拍卖的从业者来说,拍卖行往往会雇佣某些业内专业来为自己鉴定,而这些活跃在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专家们也要根据藏品的市场行情从中提成。据记者了解,这些鉴定费用多至20%,少的可能5%-8%,没有固定标准,完全靠行规和具体的行情来收费。中国收藏名家协会山东分会会长徐信平也曾说,业界还存在以“帮人掌眼”为行业的人,提成固定在12%上,收入颇丰。在利益面前,这些专家往往放弃职业操守,为金钱名利所左右,给钱就出鉴定,让本已混乱的市场更加无所适从。
最后,更有一些书画作者和拍卖行串通好,自卖自买,幕后雇“托儿”推高自己作品的价格来炒作自己。或者有些小拍卖公司为了提高名气,往往自我炒作、自拍自卖,将实际没成交的拍品炒成天价来当做噱头,来吸引眼球获取名利。甚至还有利用拍卖手段洗钱受贿的不法行为。众多的小拍卖公司还带动了大批的图录印刷、会展、广告、媒体等等相关行业,一旦涉及小拍卖行假拍等不法行为,这些处于利益链条中的相关人员也都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和小拍卖行沆瀣一气,共同参与分成。监管缺位漏洞亟须填补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乱象纷呈,在一些通行的潜规则之下,很多涉骗涉假的小拍卖公司的欺诈行为往往逃脱惩罚,不了了之。一些小拍卖公司缺乏职业道德,到处兴风作浪,在拍卖领域的恶意欺诈、虚假宣传、知假拍假等等不法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首先是艺术品市场鉴定混乱,很多专家受利益所左右,无法做到权威公正,致使赝品肆意横行。所以首先要尽快建立权威的鉴定机构,建立健全一整套公正公开透明的鉴定制度,让拍品在拍卖之前有权威的身份认证后再上拍,这样可以大大的约束那些有意造假的拍卖公司。
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净化拍卖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行业协会在市场中的重要监管和引导作用,建立行业自身的规则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中的那些灰色地带形成约束,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扶助诚信企业。
再次从深层的原因来看是国内的艺术品拍卖行业缺乏严格的监管,行业法规存在严重的漏洞。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拍卖行业监管和惩戒已迫在眉睫,要加强各部门协调出“组合拳”整治那些违法行为,绝不能让艺术品拍卖领域成为欺诈者们兴风作浪的乐园。在艺术品拍卖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整顿行业规范、加强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严格法律的完善和监督可谓正当其时。虽然真正让市场走上正轨不可一蹴而就,但只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相信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的来临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