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青山绿水间,散落着百余个艺术家原创工作室。30多个门类的艺术家,在各自工作室里打磨出一件件艺术品,走向世界,也让世代务农的村民找到了新活计。
昨天,走进群山之间的桥梓镇新王峪村,著名陶艺家刘胜利正在工作室里为一件瓷瓶上釉。他的工作室是村中废弃厂房改造的,窗外,林木葱郁,溪水潺潺。占地10亩的“艺术空间”,有3个烧窑、10来间展厅。除了自己每天在这儿创作外,刘胜利还邀来十多位陶艺家入驻,研磨技法,共创精品。
刘胜利的旁边,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埋头为泥塑作品《莲藕》塑形。“他叫宋克全,本村村民。以前一直种果树,后来跟着我打下手。”宋克全打下手,打出了一份“工作”。如今,陶艺制作的20多道工序,他都能独立完成,作品中时常还能融入自己的想法。
农家汉子一双粗壮的大手,烧出一件件艺术品,摆进了香格里拉酒店、中国大饭店,俨然成了乡村陶艺师。“自己每年还能挣个两万多块钱。”宋克全憨憨一笑。
“除了老宋,本村还有十多位村民在我这儿工作过。”村民给刘胜利打下手,工作室每年创作陶瓷艺术品400多件。这些“乡土”作品,不少被外国国家领导人收藏。“摘得国际大奖、捧回中国工艺美术金奖的作品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2005年以后,百余位艺术家纷至沓来,在怀柔建立工作室。国家首批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玉安,漆雕工艺大师刘忠英,布糊画创始人、中国民间工美大师滕腾,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刘亚明,著名敦煌画家关雷……分别在怀柔14个乡镇设立工作室,涉及绘画、雕塑、景泰蓝制作、摄影等30余个艺术门类。
这些艺术家工作室,大多“雇佣”当地村民打下手。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刻刀、画笔,昔日一个个农耕小村,变身陶艺村、漆雕村、布糊画村。“怀柔各乡镇艺术家工作室已带动200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年收入高的两三万元,一般也在一万多元。”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世外桃源般的山水,引来各路艺术家开辟工作室,拉动农民就业、收入攀升。这背后,是怀柔区政府营造的创意文化磁场。区委书记王海平介绍,怀柔近年着力打造原创艺术产业,希望建起北京最具活力的原创艺术产业集聚区。他们每年设立6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艺术家建原创工作室,更支持各艺术门类的融通,创造出糅合多种艺术元素的原创产品。
除了聚集艺术家工作室,怀柔还努力打造原创艺术基地、原创艺术品交易集散地。目前,已引进桥梓艺术公社、兴隆庄书画艺术村、九渡河敦煌艺术长廊、中国漆器艺术馆、“中国红”陶瓷生产基地等项目,众多艺术家参与其中。区内原创艺术类企业也迅速“集结”,原创艺术产值一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