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洛杉矶艺术市场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艺术市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唯洛杉矶艺术市场一枝独秀,逆势上扬。从学术性的展览、艺术场馆的建设到艺博会的发展壮大等等,无不彰显着一个事实:洛杉矶正在成为美国艺术市场的另一个中心。
毋庸置疑,现在正是洛杉矶火热的时候。
《太平洋标准时间》艺术展
近来,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批评家、藏家、艺术家、媒体人士纷纷涌向洛杉矶;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媒体,都在谈论洛杉矶。因为这里正在举办一个惊天动地的艺术展览工程——《太平洋标准时间》(Pacific Standard Time)。
《太平洋标准时间》展览工程从2011年10月开始,至2012年4月结束,历时半年。这个以10年时间筹备,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展览,其耗资之巨,工程之浩大,恐怕连威尼斯双年展都难以匹敌。这也是美国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最有企图心的一次展览。
《太平洋标准时间》由著名美术馆盖蒂艺术中心(Getty Center)发起,联合洛杉矶地区近60家美术馆及艺术机构,以同时展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该地区二战以来在现、当代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世界艺术史所作出的贡献。近60家不同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将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和以不同媒介展示半个多世纪来洛杉矶地区的艺术发展轨迹。
《太平洋标准时间》展将地理分布较为松散的洛杉矶艺术机构拧成一股绳,宣告一个更加强大的艺术都市的诞生。
火热的洛杉矶艺术市场
洛杉矶艺术市场的成长,跟纽约有着十分相似的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艺术家移民纽约,造就了纽约艺术事业的辉煌。然物盈则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洛杉矶渐渐取代纽约,成为艺术家移民的另一个天堂。这里有的是阳光、海水、沙滩以及自由的空气,这里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就业机会,这里艺术名校林立,更是艺术家的生产基地。
艺术家移民洛杉矶热潮发生在十几年前,但其效应渐渐发酵,并引起藏家及财团的热切关注。正如《美国艺术》杂志(Art in America)编辑迈克尔·邓肯(Michael Duncan)所说:“现在正是年轻一代享受收获的时候,洛杉矶的艺术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艺术事业的发展,自然带动了市场的成长。CNN的《财经》杂志于2007年曾经报道过洛杉矶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状况,文章惊呼“最近,艺术品收藏家都拥向洛杉矶收购艺术品”。 可以这么说,目前的洛杉矶正在由艺术生产基地慢慢转型为艺术销售基地。
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地方的美术馆资金援助捉襟见肘,不得不删减项目以节省开支。洛杉矶地区却好事连连:实业家Resnick夫妇捐出巨资以赞助洛杉矶县美术馆增建一座当代美术馆;著名艺术品藏家Eli Broad更投入1.3亿美元兴建美术馆,为洛杉矶的艺术事业添砖加瓦;明年,还将有另一家当代美术馆开张。
画廊业巨头也纷纷加大对洛杉矶的投资力度:纽约画廊主 Larry Gagosian将其位于寸土尺金的比华利山庄的画廊扩大了一倍;L & M 画廊则在洛杉矶西边的海滨城市开设了分部; Blum & Poe在原址的对面兴建新馆,将画廊场地扩大至2万英尺。
与此同时,洛杉矶艺博会市场也迅速扩张:2011年9月底,酝酿多年、由纽约军械库展主办方举办的“艺术平台艺博会”终于与世人见面;脉搏艺博会洛杉矶展也在著名的LA Live粉墨登场;艺术迈阿密则通过对洛杉矶艺博会的收购达成进军洛杉矶市场的夙愿。
洛杉矶艺博会——市场成长的见证
洛杉矶艺博会的发展轨迹,就是洛杉矶艺术市场成长的缩影。
创办于1995年的洛杉矶艺博会,首届参展画廊仅为12家。笔者于2005年开始关注洛杉矶艺博会,当年在洛杉矶海滨城市圣塔莫妮卡(Santa Monica)的一个小型飞机场举办,展商为50家,展品以古典主义和现代艺术为主。3年前,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洛杉矶艺博会迁至著名的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至2011年,参展画廊已超过120家,形成古典、现代与当代三足鼎立的局面,参观人次首次突破5万。在洛杉矶艺博会的带动下,不少卫星展也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促成了洛杉矶“艺术月”活动的诞生。
今年9月,艺术迈阿密艺博会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洛杉矶艺博会,并着力整合美国东西两岸的优势资源,志在将洛杉矶艺博会打造成一个“由著名艺术家及先锋新锐所组成的顶级现、当代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艺博会”,进一步奠定其美国西部最大、最重要的艺博会的地位。无论是收购洛杉矶艺博会还是能够跟洛杉矶艺博会总经理Kim先生携手合作,都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洛杉矶艺博会拥有稳固的南加州收藏家群体,我们也将整合洛杉矶艺博会和艺术迈阿密艺博会的优势资源,从2012年开始,将洛杉矶艺博会扩大至两大展厅的规模,将艺博会推向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