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拍,艺术市场再次进入价格敏感期,许多拍品因遭遇价格瓶颈而无奈流拍。
观察这个现象,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高价拍品所面临的风险:有的高价拍品正所谓刀口舔血,许多拍品在起拍价上面有多方参与,拍卖现场也很热闹,但终因最后的叫价未到委托人的底价而无声无息地流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格瓶颈却并不等于对高价拍品一概格杀勿论。继中国嘉德秋拍齐白石山水册页拍出亿元高价后,北京瀚海3件市场瞩目的高价拍品也都成功拍出,而其中吴湖帆、傅抱石的作品更是拍出艺术家的最高纪录,傅抱石还刷新了今年秋拍的最高纪录。可见,好作品在寒风瑟瑟的秋拍场上照样可以火爆,照样可以创造天价。
反之,对中低价位拍品而言,价格瓶颈却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中低价拍品往往良莠不齐,许多平庸无奇的应酬之作混迹其中;更有甚之,仿作赝品鱼目混珠,令人真假难辨。那些作品价格固然不高,价值更是值得质疑,所以照样会遭遇价格瓶颈。当然,其中也潜伏着捡漏的机会,至少可以从目前全国各地大量涌现的小拍中,挑选中上水平的作品转手在大公司的大拍上拍出——这也正是许多行家的生存之道。不过价格一旦敏感,当“二传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最奇怪的是,秋拍有一些特殊的“价格脱敏”现象,甚至有整个拍卖板块对价格不敏感,似乎对此有神奇的免疫力。其中最触目的就是当代书画板块,全场90%以上的成交率,动辄超过千万元级的单件成交价,在今年的各类统计数据中显得很不协调,自然令人生疑。其实,个别的“价格脱敏”现象可以理解,如北京匡时董国强就指出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梅云堂”专场,成交价格达到收藏级水准,多因买家作为终极藏家而对价格脱敏。不过,如当代书画那样整个板块都“价格脱敏”,显然是有人为因素的。
如何理解这种“价格敏感”的现象?“拍卖品的价格是买家和卖家通过拍卖这个平台决定的”,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关于拍卖价格定价权的说法,揭示了拍卖价格是买家和卖家群体博弈的结果。如果我们从市场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价格波动,就会发现其中既有价格上升时期、又有价格下滑时期,还有中间过渡的盘整时期,而当价格处于盘整时期,市场对价格就会特别敏感——因为价格盘整恰恰说明市场各方对价格走势出现了分歧。当前的价格敏感,说明行情出现了攻守变异:从前3年的价格快速上冲期转向了价格盘整的退守期。
眼下这次调整,固然有市场内部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外部流动性变化的结果。目前宏观经济出现了放松流动性的初步迹象,因此这一次调整会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这次秋拍释放的价格信号,还是很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