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冯博一、施慧和单增三人共同策划的本次展览,是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师生和特邀艺术家的创作,即纤维与空间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呈现的独特视角和艺术语言为出发点,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共69件。
正是眼前的这一展览及其背景,让我突然想起了万曼之死。当然,所谓的“万曼之死”,与此次展览并无什么直接联系,而其本身也不是一桩另有隐情的神秘事件。不过,万曼本人倒是与展览有着一定的联系。万曼,原名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Varbanov),这位生于保加利亚的纤维艺术家,创建了与功能、传统决裂的现代壁挂研究机构。在其作品中,对各种“软材料”(棕、麻、松紧带等)和“硬材料”(金属、石块等)的运用,激发了人们重新认识艺术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在万曼的第二故乡——中国,更是对中国的现代艺术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成立于2003年的中国美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正是以万曼壁挂研究所为学术基础,进而与雕塑专业相结合开设的教学机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软雕塑”一词进入了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范围之内。当时,为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和软雕塑揭开序幕的人,就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带领一批青年艺术家从事当代纤维与软雕塑创作的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很快的,在1987年上海的“中国现代壁挂展”上,谷文达、徐进、王一波、施慧等一批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家开始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关注。
话说回来,前文提及的“万曼之死”又是怎样一个说法?要知道,万曼先生一生的努力,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纤维艺术和软雕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其身上也让我们察觉到一个关于“艺术身份”的悲剧。
壁挂最初是作为手工艺出现,其向艺术靠拢的过程中,创作者显然对自身身份表现出了一种不满,不满于工艺性的束缚和身份的模糊。万曼本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的早中期创作中,不管是平面的、立体的、写实的、构成的,都只是体现为在壁挂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如《古老的保加利亚》、《多布罗加山脉》等这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以家乡山区地名来命名的作品,有着让人看到了“装饰艺术家”为突破工艺支配而不断地寻找着“软雕塑”形成的多样性和构成的可变性。而到了万曼后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永恒的动力》系列,作品形态更倾向于装置,所谓的“工艺”已置于次要,甚至完全不需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观念的传达和对社会的介入——积极借助发达工业社会的条件和矛盾的刺激去塑造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从带着匠味的手工艺人,到徘徊于工艺美术和纯艺术之间的边缘人,最后到了成功介入现实社会的艺术家……尽管这样的转变不能让我们轻易给万曼的“艺术身份”下一定义,但他的努力,确实创建了以纤维作为表现自身探索的一种手段而在美学上的自主权。“如果今天人们试图将万曼纳入本世纪末的历史当中,人们将会谈论雕塑、装置、造型,而无需强调壁挂,壁挂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在弗朗索瓦兹·克莱尔·普鲁东的《向艺术种类法则的挑战》一书中,肯定了万曼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积极的回应,那是与时代和社会的思想的进展紧紧相连的、不可分割的。
遗憾的是,1989年完成了《永恒的动力》系列作品之后,万曼先生同年7月因病去世。
如今,纤维艺术家们不再需要渴望得到纯艺术的认可,更不再遭遇被冷落、被忽略、被拒绝的尴尬局面。昔日的壁挂早已走出墙面,成为了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大小艺术展览上,能与当代艺术中其他手段真正看齐的“软雕塑”、“纤维艺术”。
在即将拉开序幕的“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展”上,更是提出了相对于传统雕塑艺术与当代艺术范畴的一种描述,即“第五空间”这一虚拟的空间概念。展览试图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去理解雕塑材料与生活的关系,雕塑空间与形态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生态。这一生态中,以纤维和软质材料为手段的艺术方式,因其与当下这个消费时代互动共生的紧密联系,而进一步拓展了其表现空间和表现力。
从材料出发,此为创作基础;超越材料的束缚,使得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譬如施慧的作品《游影浮墙》和李甸的作品《私人生活》。前者,远观像是若干石头垒砌而成的墙体,近看则是用铁丝网和纸浆做成的“伪石头”,摸上去还有着弹性。对于这件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的软雕塑作品,施慧表示创作的初衷来源于自己发现北方的墙很硬、很干,而南方的墙就比较湿润,没有那么坚硬,更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希望通过这样简约纯化且充满诗化的表现手法,在空间和光影中反映出杭州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底蕴。后者,则选择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自行车和伞赋予新的生命,如皮肤般透明,富有弹性、柔软、温暖……如此特殊的“外衣”,不难看出是对当下生活和社会消费现象中种种境遇的一种粗暴的干涉。李甸带来的这一再生的现成品,充分看出了艺术家正是着眼于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批判。
充分调动纤维艺术对材料的敏感性来涉入都市的消费材料,并持以人文的批判精神,从而使纤维艺术彻底脱离了传统工艺美术的装饰性,成为直接切入当下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显然,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的师生,正是以他们鲜活、生动的作品来延续万曼先生对纤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让一种源自生活本身的艺术语言不断地生成变革,从而引发当代艺术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新思考。
“从‘材、形、色、空’切入,在对物所具有的柔性认知转而进入生理与心理的视觉体验,再上升至人文精神、社会形态和物化世界的多维综合性思考,从而使纤维艺术之纤维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一种形态,而是鲜活的生命,是具有切肤之感的生命形态的艺术再现,是千丝万缕社会生态的隐喻和暗示,更是当代人文思想的一种承载方式。因而,此雕塑非彼雕塑可替代。”
在展览即将开幕之际,中国美院雕塑系系主任龙翔教授的一席话,不仅给了我们对本次展览充满期待的一个理由,更是给了我们向作为开拓者的万曼先生致以深深敬意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