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刚刚入驻北京798的韩国昌阿特画廊,为其开馆展举行了媒体招待会。招待会在798一咖啡吧内进行,99艺术网、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等几家主要艺术媒体都受邀参加了招待会。本次展览题为“因陀罗之网——存在与神话”,是韩国艺术家朴成泰先生为这次开馆特别准备的个展。 展览展出的是艺术家今年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在黑色空间的背景下,矗立着象征环境与时间的纬线和经线编织的网状墙壁;在紫光灯的照耀下,数十个反光的铁丝网人体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在以平面绘画为主的中国艺术界,朴成泰利用铁丝网的独特性创作的装置作品不仅表现的形式富于个性,而且对困扰人类的某些哲学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给中国艺术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朴成泰的作品只有在全景叙事的结构中才能得到较好的诠释。整个展厅讲述着一个故事,观众的视线跟随着作品讲述的故事情节发展而移动。他的每个作品不仅仅有它自己的故事,同时每个作品相映成趣,使整个展厅成为一个大的作品。整个展示充满了曲折起伏的感情,达到了欣赏大篇叙事诗的效果。他的创作态度与只凭靠瞬间机智的日本俳句创作截然不同。众所周知尽管艺术灵感来临时,强烈的创作意识打动艺术家的那瞬间或是艺术家快完成作品的那刹那都全面依靠着禅性的顿悟或诗歌般的感情,不过真正给他的创作赋予艺术生命而将它引导一个“统一场(unified field)”的因素是叙事结构。对叙事结构的重视就意味着他的作品是经过长期成熟的思考后才诞生的。只有敢于面对创作之苦的艺术家才能将瞬间之感兴与艺术灵感酝酿成大叙事结构。
朴成泰叙事的主题围绕着人之诞生所展开。‘人’这个主题是朴成泰艺术世界一直追问的根本问题。人到底何去何从?这不仅是他提出的简单问题,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了生活于这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哲学家、宗教人士和艺术家,这是对于存在的反思。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方法论,但是这个问题依然纠缠着我们。因为‘人’是每瞬间焕然重生于时空中的存在,然而时空本身又是无法定义的。朴成泰探讨对于‘人类’疑问的方式与其他哲学家的不同点在于他不是试图去给‘人类’划出明确的定位,只是想通过对‘人类’这个观念的解构去理解其本质。
于是朴成泰开始关注成为人的两个中心概念,即,身体和意识。作为一种载体的身体和组建精神世界的意识,人类能够将自己与其他存在区分开来,并且能够认识自己是一个单独领域的存在。那么认识自我过程当中起到作用的价值判断依据是什么?人类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将自己与其他的存在之间划出分明的界限是因为人类具有灵性。灵性是一种绝对存在或是一种天赋的属性,这种灵性使人类能够高高居于其他存在之上,但是人除了灵性之外还有另一种属性,使人类生活于这个世界的物质性载体——身体。身体拘束人的自由,身体受到时间的限制,还给我们带来空间的制约。且如人通过身体怀有欲望并发泄欲望。
朴成泰所关注的就是这两方面的问题——被灵性或神性所缠绕的精神以及被欲望所缠绕的身体。关于人的这些基本哲学问题究竟起源于哪里?朴成泰认为人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为通过身体享受多样生活的现象,二为人类文明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假如我们欲把人放在灵性和欲望的框架中,并试图通过这个框架对人做出定位,这也是一种通过我们认识思维的框架中发生的事件。人类生活在由环境的纬线与时间的经线织出来的网罗中,这是很容易被认识到的网罗,但这个网罗背后存在着比它本身更大的规定,‘人类’定位的意识形态的网罗——集体文化形态,它创造‘神话’与‘欲望’。追求灵性存在的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则为神话,想满足载体的属性表现为欲望。
朴成泰把我们所有思维放在神话的延长线上讲述。现象和认知的概念都只有在文化的视觉框架内存在,脱离这个框架后接触的世界有多么的隐秘?有多么的模糊?朴成泰打破了作为载体的男女肉体、阴与阳、隐藏与暴露等由相反认知组成的框架,来关注人的本来面目。
所有认知不都是属于神话的吗?朴成泰将这样的疑问转向于历史事件。近期朴成泰通过临摹朝鲜肖像画的作品提出了他创作上的新方向。从传统的角度严格地来说这种工作不能说是临摹,将其命名为‘仿’更合适。以立体的再现方式经过崭新的诠释后作品完全独立于原作,这是只有在朴成泰的艺术世界中才拥有的真正意义。艺术家通过肖像画作品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超出神话和欲望的范围。朴成泰认为历史人物也是我们神话创造的虚构,他主张我们的生活只有在纬线和经线的网罗中才能得到完好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