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展览评论 > 《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展
《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6-24

“文本”是符号学范畴的概念,它还有着“基础文件、教科书”的意思。这里所指的文本,只是为了提示绘画在当下中国的实地经验及其精神积累。说到底,当代艺术包括当代绘画即便带有普适价值,在中国是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但是,针对当代艺术,中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学习过程,有了三十年的拿来主义式的实践过程,从抄袭、模仿、吸收、移植到嫁接、改变、重塑,中国艺术家也有了针对外来文化改良和革新的丰富经验。当代艺术传递到中国所引发的激烈碰撞和剧烈变形,就中国拥有巨大文化融合性的悠久传统而言,就十九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无障碍地吸收、取用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新传统而言,当代艺术在当下中国生根、发芽,并热热闹闹地开花、结果,本在情理之中。关键是,所开的花、所结的果是不是人类当代文明的奇葩、异果?是不是优秀、先进到足以引领全球当代艺术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领更多人走出当下全球化条件下的精神困境?

基于共同的人性,也基于后发优势中迅速增长的现代性经验,中国艺术家甚至在不断重新反思、扬弃当代艺术这个系统的审美定式、思维惯性以及路径依赖。改变,在思想激荡的批判之批判、否定之否定中艰难推进,艺术家自我的精神积累也在不知不觉、或有知有觉之中萌生、茁壮。中国绘画这样的增殖生长体现了艺术家活在当下、活在特殊场域的某种特质和意义,艺术家经验也渐渐形成了兼有着“个性”与“共性”双重特质的“中国性”。

当代艺术的“中国性”和“中国价值”的文本提示,有助于认知艺术家的个性发展,有助于祛除外界既有的所谓“CCA(即Chinese Contemporary Art)”那种意识形态妖魔化的有色标签及其精神屏蔽。那么,对于艺术家自身“文本”的思考与整理,建立文化批判的自我意识机制,就成为了“中国性”这个概念的建构基石。重新梳理自身文化的母语和语法、重新梳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所带来的经验,也就成了艺术家活在当下中国的必然选择。抛弃了妄自菲薄,摘掉了“CCA”的帽子,从共性的集体主义遗存到今天个性解放的浪潮,艺术家们一路走来,走向的其实是艺术的本我自然与真正自觉。“文本”的展示,试图廓清附着在当下中国绘画经验上的诸多泡沫和“模仿秀”式衍生物,试图洞察一些中国艺术家个体人格的理性基础及相关语境,让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关键字:当代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