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如洗的蓝天蕴育了水彩画的源起,英国氤氲的天气加速了水彩画的发展渐近完美。到十九世纪初期,水彩画在西方已经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体系。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土山湾画馆”在上海成立,水彩画便正式迈入中国大门,开始了与中华民族本土绘画碰撞与融合的百年历程。
历经潮起又潮落,中国水彩画从最初的用来速记色彩或勾勒草图,作为一种附属的偏门末技,又因不能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不能为政治服务,而被人为地沦为点缀性质的小画种,到如今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堪与油画、国画并驾齐驱的大类。这一变化无疑是翻天覆地的。中国水彩画不仅在题材、形式、手法、风格上都日趋多样化,更在这片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地域性风采,与当地悠远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人文特征相得益彰。
此次“回顾与展望——湖北水彩画艺术展”即通过作品和文献的方式,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彩画艺术在湖北的发展轨迹,较为系统地对湖北省水彩画的历史成就和现实状况进行学术整理和总结。荆楚文脉的传承和特定的艺术家群体构成了湖北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深具研究探讨的价值意义。
最早来到湖北的倪贻德、王肇民、阳太阳、钱延康和孙葆昌等给当时的湖北水彩画带来了新的生机,而湖北本土的水彩画家如魏正起、白统绪、华纫秋为代表的老前辈大多接受过严格的创作训练,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思维,在技法、境界等方面都孜孜以求,造诣颇深。正是源于他们对传统水彩画模式的深刻反思,毅然决然地起而走民族化的创新之路,以无比的包容力对这一异邦绘画进行借鉴取舍。在他们的传承影响下,继之而起的刘寿祥、王涌、陈勇劲等中青年一代湖北水彩画家,正以他们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致力于在民族文化品格上、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给水彩画新的定位、新的演绎,将其转变为中国的、与当下社会发展相呼应的艺术形态,同时又保持水彩画自身的特质不被消解。
经过这一代又一代水彩画家的努力,随着观念的更新、题材和技法等领域的拓宽,水彩画的概念更加广阔、深远,在艺术表现上更富张力,干湿浓淡总相宜。既可空灵清透,亦可深沉厚重,既可细致入微意味深长,亦可寥寥几笔大展乾坤,既可唯美温婉,亦可沧桑睿智,融入画家自身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精神。在品读了这一纵线的佳作之后,我对各位画家虔诚敬业、安于寂寞求道的精神深表敬重和感激。正是因为他们艰苦卓绝的实践,深入到水彩画语言内部,寻找转化的切入点,把传统精神、当代精神融入到水彩画通透淋漓的表现之中,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获得的令人激动得血脉喷张、一派生机盎然的水彩画现状格局。
诚如智者所言,借鉴是给水彩画输血,使之升华,而不是变种和自身特质的湮灭,民族化亦不是一句挂在口头上的空洞口号。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湖北的水彩画家定会在民族化、现代化、个性化之路上,为中国水彩画发展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维度辟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