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徐悲鸿在重庆的“全国美展”上,站在杨立光的油画《穿皮大衣的人》面前,大声地说:“你们要找英雄吗?就要在这里找!”当时,作者杨立光年仅27岁,从武昌艺专毕业不过3年,这件作品在展览中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科学文化成就奖,从此这位才华横溢的年青画家一举成名。
有一件与这件作品相关的轶事,过去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2010年9月4日在杨立光先生名为“质朴与坚实”的回顾展中才披露出来。从1935年起便开始与杨立光同学、同事的刘依闻教授在展览的研讨会上说,过去人们都说,杨立光画《传皮大衣的人》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其实,没有用到两个小时,杨立光私下里对他说,只用一个多小时就画出来了,怕人说年青人骄傲,故意多说了一个小时。
杨立光一生的创作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后来经多方努力,终于查找、返还了在文革中被抄走的100多张画,其中许多画遭到了严重损毁,需要修复,这也是杨立光先生作为湖北油画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并没有能够在艺术圈外为更多人所熟知的重要原因。
在“质朴与坚实”的展览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杨立光的油画风景、静物,但是他对中国油画史贡献最大的应当是他的肖像画。这些作品不仅见证了中国肖像画的水准,还为二十世纪的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中国表情。这是比摄影照片更加鲜活的中国社会、人文的视觉资料。
肖像画创作不同于摄影,它们不只是记录对象,它还由于画家的参与,使这些对象带有了作者的观念,这使得肖像画在某种意义上保存了某个时代对人的认识及其观念的变化,保存了某个时代对于各种阶层、类型人群的不同看法。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油画中,也许不乏生产、战争、革命、生活的场景,不乏有情节、有冲突的油画故事;但能够有较大历史跨度,擅长展现不同时期中国人面孔,从面孔中透视出他们的心境、情绪的画家却并不多。在杨立光的作品中,没有什么大场面、没有直接表现矛盾和斗争,没有什么主题性很强的“孕育性瞬间”。纵观杨立光的肖像画,它们以普通人、底层人士居多:40年代画战士、艺术家、农民;50年代画生产队长、劳动模范、苏联妇女;60年代画农妇、工人、青年……杨立光仍然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据了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他的才能所在。
肖像画是画特定对象,同时也是画自己,这是因为,当作者面对模特进行肖像创作的时候,是一次和对象的精神遭遇的过程,画家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有意和无意地进入到对象的内心,以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去感受对象的内心,所以,他会无法遏止地把自己对人物的态度带入到画面中。
何况,追踪杨立光几十年油画的轨迹,他的材料、技法、背景、道具、衣饰、光线等等变化中,同时还包含了一部关于肖像画创作“怎么画”的历史。
当一幅幅作品由一个个单独的点联成一条线的时候,这条线就会呈现为艺术史的价值轨迹和艺术观念的变化曲线。杨立光的肖像画正是将对象的精神和自己的精神同时呈现在油画布上,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社会学和艺术学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