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青云直上,拍卖纪录一次又一次地被改写,拍卖天价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然而好景不长,自2007年秋拍开始,一直被市场看好的不少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国际艺术市场上也常常遭遇流拍。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更给了当代艺术市场当头一棒,拍卖成交额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各大艺术区和拍卖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火爆。与此同时,“炒作”、“泡沫”、“天价做局”、“黑幕”、“崩盘”、“艺术市场的冬天”等说辞也紧随着蜂拥而来。人们纷纷用商业的眼光关注当代艺术市场的危机和未来前景,普遍认为当代艺术市场缺乏理性、不够成熟。事实上,从学术的视角来看,其背后还隐藏着当代艺术的危机、当代艺术批评的危机和收藏观念的危机。
这场艺术市场危机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当代艺术自身的问题。</STRONG>
当前,许多当代艺术家或陷入西方现代艺术外在形式和技术的无休止把玩之中,或忙碌于对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表层转述,或埋头于对西方当下前卫艺术的重复性“实验”,或被卷入以投机商为主导的艺术市场,既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虔诚而执着的体验,又缺乏对当代生活的真切感悟和对当下文化问题的深层思考,因而很难造就原创的、有内涵的并具有本土优势的艺术作品。正如树木的移植,由于阳光、空气、水和土壤都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引进的洋树种根本无法在新的土地上生长,失去灵魂的枯枝死骸虽然翘首张牙,却已经成了一件件多余的摆设,另一部分洋树种或许最终能够成活,但初露的嫩芽还没有饱经新的酷暑和严寒,没有生根开花,更没有结出有益于健康又适宜国人口味的果子。人们正期待着中国当代艺术来年结出可口的新果。遗憾的是,一些当代艺术家为了职业的生存,没有立足长远,没有潜下心来,而是急于借批评家的妙笔进行包装和自我推销,或企图依赖活跃的国内外投机商而生存,暴利的诱惑使他们远离甚至放弃了艺术的追求。肤浅的、表面的、投机的、取巧的、庸俗的、欺诈的艺术作品开始泛滥。尚未成活或尚待成熟的当代艺术便在利益的诱惑中夭折、枯萎,甚至腐烂,最终变成一堆“昂贵”的垃圾。华尔街金融风暴恰恰给这种以放弃学术为代价的艺术生存模式敲响了丧钟。
当代艺术批评纸上谈兵多沙场实战少
优秀的艺术批评不是知识或辞藻的堆砌,而是批评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以独特的批评视角,通过对审美对象整体和细节的审视,做出敏锐的学术判断,并发掘其内在的意义。艺术批评不仅给艺术家自我观照提供了一面镜子,也为观众、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沟通架起了桥梁。
然而,当前的一些艺术批评家就像储存知识的袋囊,终日为知识所困,面对艺术家的行为,不能进入艺术的现场,深入到审美的情景之中,因而只能做一些表面化的解读、无意义的主观诠释或无聊的文字游戏。他们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从知识到知识,缺乏对知识的实践体验,缺乏对理论的内在思考,缺乏从文本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更缺乏自我建构的意识和行为,因而根本无法鉴别和品评当代艺术。称职的艺术批评家不应该被所学的知识所俘虏,而应该在大量的实践体验中积累经验,经过长期的内化过程,逐步拥有独立的审美眼光和学术立场,并形成个人的学术体系。这个学术体系不应该是僵化的,而应该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总是开放的、积极的、向上的、永不枯萎的、不断滋长的,会在各种新知识的滋养中获得修正、丰满和成熟,会在与反方观点的较量或对抗中不断延伸、拓展和完善,也会在与艺术市场的对话和磨砺中明晰和深入。只有这样的艺术批评家才能够透过画面表层的图像信息或艺术行为的表面现象去发现其背后的深刻内涵。
纸上谈兵的当代艺术批评误导了观众和收藏家的视线,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伪当代艺术在艺术市场上的横行。
当代艺术市场投机商多收藏家少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一度遭遇中断的艺术收藏又重新升温。然而,收藏家的审美水平、文化品味、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却依然处在最初级的阶段,远远比不上收藏鼎盛时期的水准。尤其在收藏的观念上,更暴露出崇尚虚荣和投机的心态。正是这种不良心态促成了国内外投机商各种商业阴谋的得逞。商业炒作的“成功”使更多的投机商疯狂地加盟。艺术作品的价格步步飙升,三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艺术家,其画价从数百或数千梦幻般地跃至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艺术市场呈现出一片虚幻的繁荣景象。这不仅给当代艺术市场埋下了危机,也捧杀了许多正在成长中的当代艺术家。
华尔街金融风暴将逐步瓦解旧的以少数投机者为主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以大众收藏群体为主导的新的市场秩序必将逐步形成。真正的收藏家将在收藏、玩赏、交流学习和市场砺练中不断提高审美眼光和认识高度,拓宽艺术视野,并从被媒体所放大的“当代艺术”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去关注“新民间”庞大的当代艺术群体,发掘和扶植真正的当代艺术,最终将杰出的当代艺术推向市场的高端。我们期待着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与艺术市场机制同步趋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