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现萧条 画廊业貌似休克</STRONG>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加速滑入休整期
3月下旬的一个午后,北京798艺术区显得有些宁静。出现在这里的游客大多打扮入时、学生范儿十足。他们忙着在装潢时尚的酒吧前拍照,或是在艺术区里的各色时尚小店淘宝,对于正举办的几个画展似乎并不感兴趣。陶瓷一街的公示栏上随处可见画廊招租、转租的广告。而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天能见仨总统”、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的奥运重要接待窗口。
“其实,自去年年底以来,很多画廊都在惨淡经营。”印象东岸画廊艺术总监耿峰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当代艺术市场都十分萧条,画廊里也是看客多,买家少。画廊的画卖不出去导致资金困难,加上798租金太贵,不少画廊都搬出艺术区,一些画廊已经倒闭;还有一些画廊暂时关张了,估计它们是要等大环境好转的时候再复出营业。”
艺术区负责宣传的杨小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艺术机构的经营难免会受到影响。建设管理委员会也正在计划对艺术区的租金进行调整,但具体细节还没有出炉。”
798艺术区的萧条,只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表象而已。据2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09胡润艺术榜”显示,50名上榜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去年作品的总成交额为28.1亿元,比2007年下降25%。
这些信号透露的信息是,“798神话”开始褪色,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终于要退烧了。
画廊业进入“休克”期
据今年1月最新公布的《2009年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显示,当代艺术品已不再是中国富豪收藏的首选,可保值的手表和珠宝更受他们青睐。
“现在画廊的销售基本都处于紧急停滞的‘休克’状态,生存非常困难。”批评家朱其说。
朱其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美术杂志社,一些资深画廊已经取消或削减了今年的广告投入;以前一些实力雄厚的画廊光做宣传画册就要花几十万,而且各家互相比着做,看谁的画册做得厚、做得精美,现在则是比谁家的画册做得薄、花费少。
“中国的画廊会有过半被淘汰。”偏锋新艺术空间画廊老板王新友这样预测,“很多人看到画廊能盈利就来了,看不到盈利就撤了,这既不符合艺术规律,更远离市场规则。一些画廊本身缺乏资本,他们希望靠艺术完成原始积累;还有一部分人试图靠艺术发财,现在市场进入冰河期,无钱可赚,他们自然就撤了。”
在朱其看来,目前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不景气的确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和一些企业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出现了问题,他们必然会停止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的投资或购买。”
但耿峰却认为,“很多画廊和艺术机构都是在奥运会之前搬进798的,想借奥运热潮赢得商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机。奥运会结束,一些机构和画廊搬出798也很正常。”
“当代艺术本身存在的问题,才是根源。”朱其对记者说。“市面上流行的是大量重复的作品,没有创新、价格虚高。对真正的收藏家来说,他们对这样的作品已经失去兴趣。金融危机只是个导火索,使当代艺术市场提前一两年进入休克状态。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当代艺术市场也要做出调整。”
泡沫背后早已暗潮汹涌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呈上升态势时,王新友在索家村开了第一家画廊。“当时市场已经非常火爆,一幅画在拍卖会上拍到几百万元是家常便饭。大量艺术家和投资人涌入市场,都试图分得一杯羹。”
近两年,王新友常去各大美术院校发掘新人。他发现,艺术市场的火爆已经影响到美院的在校生。很多学生作品的模仿痕迹过重,有些人直接在毕业作品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安心创作的孩子太少了。”王新友说。
艺术市场的火热同样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创作内容。据“2009胡润艺术榜”显示,作品成交额排名前三的艺术家是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他们被称为“少壮派中国政治波普艺术家”。2008年,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血缘:大家庭三号》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4168万元成交,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作品中的红卫兵衣襟上别了一枚毛主席徽章,被喻为“揭示了政治及历史之间的张力”。
政治波普获得市场成功,一时间,追随政治元素的画家如过江之鲫。“现在的年轻人很浮躁,完全跟着市场走,作品中充斥着政治和流行符号,缺乏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王新友说,“市场上流行什么就画什么,忘记了艺术应出于个体感受这个本质。”
不仅如此,在市场最火爆的阶段,订单过多导致作品质量下降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据朱其介绍,有些创作者找枪手、对作品进行简单复制,一年甚至能产出100件作品。
虚热的市场表象,难掩当代艺术市场体系中的漏洞。“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体系,应该是画廊是一级市场,拍卖行是二级市场。但在中国,拍卖行和画廊争夺一级市场,艺术家和收藏家也会跳过画廊进行买卖,这使得画廊缺少资本积累。”朱其告诉记者。
“拍卖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监管和规范,存在价格操作现象,这种价格炒作不仅破坏了市场诚信,也带动了各种层次艺术品价格的普遍上升。真正的收藏家一年最多收藏十几件作品,8到10年后才卖出。可中国的收藏家都是年初买,年底就卖出,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价格上涨的速度超出普通中产阶级的收藏能力,没能形成真正的中产阶级收藏群体。”
这种投机也伤害了一些艺术家的感情。“一些买家买了我的雕塑后,两三个月就出手。他们并不是真喜欢我的作品,而是为了投资。这让我心里很不舒服。”张峰坦言,“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着大量泡沫,迟早是要做出调整的,金融危机只是给当代艺术市场找了一个台阶下。”
别再拿金融危机说事儿
经济萧条和市场调整影响了张峰作品的出售,但在他看来,当代艺术市场的萧条会使艺术家的心态更平和。“艺术市场也会有高潮、低谷,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现在的环境也是考验艺术家定力和毅力的时候,经过此番调整,只有真正坚持艺术追求的艺术家才能坚持到最后。”
“这场危机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这期间,一批不合格的艺术家、画廊、拍卖行和艺术媒体将被淘汰。”朱其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艺术家来说,可以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画廊的定位会更加清晰,呈现分层趋势;中低端市场会成为主流,这对年轻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就在798艺术区的画廊纷纷转租时,王新友新装修的第三家画廊已经在这里举行了开幕展。15名签约画家,都是他认为“具有潜力”的年轻人。这些年轻画家大多毕业两年左右、有一定生活历练后才推出自己的作品,而且一年最多只画七八张(1.5-2.5米的油画作品)。
王新友说,三年来他的画廊交易量并不大。“做展览时很多藏家想买,但我们不会轻易卖。一方面不希望艺术家的风格迅速被市场确定,从而失去活力;另一方面,短期的价格爆增对艺术家和画廊都是伤害。这只是一个先胖后胖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学术判断和市场经营有信心。”
印象东岸画廊推迟了去年制定的画展计划。“画廊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我们也在重新寻找定位,希望在学术和经营中找到平衡。像我们这种小画廊,可能没有能力引导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但我们还是会踏踏实实地经营画廊、做好画展,让买家和藏家看到希望。”画廊总监耿峰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