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时候关注数字,在沉静时候拷问价值,而艺术市场目前正处在喧嚣过后的沉静阶段,所以坐下来认真来拷问价值还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利于在下一轮周期中更加理性和稳健。艺术的价值大致可概括为现时价值和历史价值,现时价值中又大致可划分为现实价值和学术价值,这些的交叉错综就演绎出艺术价值判断的迷幻交响。到底这样的一场交响有没有欣赏和破译的诀窍呢?是否有规律暗藏?
多元因素的博弈构建成为动态的艺术现实价值判断</STRONG>
从理想的角度来讲,艺术的价值应该由其学术价值、美学品质等来判断,但是实际上从古至今这样纯粹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现实中的艺术价值评判从来都是在诸多因素错综博弈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且这样的判断也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调整甚至扭转。
就新中国的艺术市场来说,因为几次市场主导力量的变迁其现实价值判断系统都大致经历过三次变迁,与之对应也树立了三大灯塔搞得艺术市场和艺术评判这个海面上百舸争流、波翻浪涌。首先在中国艺术市场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是中国官方机构,这里面包括政府、博物馆和后来的国家文物回流基金,他们拼命三郎式的凶猛购买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官方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看重和回收魄力。
在这样的购买力冲击下,尤其是后来的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基金,每年5000万人民币的财政拨款让这个机构购买实力雄厚。这样的购买在国际市场上自然会引导和改变原有的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原有的东方猎奇和文化想象以及工艺美学价值等判断显然已经不够,具有强悍购买力的东方买家的趣味喜好则会成为价值判断风向标。
就国内来讲,对于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的综合评价系统必然成为一时的主导,而其他的艺术品自然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主流市场的陪衬。而大部分的资金流转、学术研究、展示传播都会围绕着主流标的来流转,这么多星星当然可以捧出中间的那个巨大的月亮。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的主流艺术品价值评判中其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基本重合的,看重的是其在民族历史文明中的重要价值、在美学创造上的艺术品质、在制造工艺上精湛技艺等,转换为商业价值的时候只不过再考虑点品相、存世量什么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中国官方机构之后的第二梯队则是以中国民营企业为主的购藏力量。这些二哥们财力雄厚且对民族文化瑰宝也是尊重中充满了渴望。但是因为政策和法律的限制良民型的企业大都只能对文物敬而远之,身份特殊的保利公司海外竞购圆明园兽首的义举算是特例,大部分的企业还是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到了近现代方面,近现代书画等的市场抬升正是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的。这个时候的价值评判自然也是对上一梯队的系统有所继承,只是说这里面文物性的部分在降低,而艺术史价值、美学价值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家的声誉甚至地缘、个人情结等因素开始逐渐比重加重,偶然性的、个体性的因素开始出现。比如以江浙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前些年近现代书画购藏方面的表现就导致了部分价值评判的变化,最著名的是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南京天地集团的董事长杨休购买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的案例,6930万的价格让整个近现代书画市场人声鼎沸,陆俨少热也因之兴起。类似的比如大连万达集团对吴冠中作品的购藏等,这些都在现实层面加大了价值判断中对近现代名家书画的溢价预期。
继民营企业之后的第三梯队则是投资人群体,这个时期的特征一个是人员构成的国际化趋势加大、全球化市场态势形成,另一个就是金融操作模式的借鉴和引入,短线套利的操作越来越成为家常便饭。比如如今仍被圈内津津乐道的刘小东《三峡移民》,印尼送拍人一次2200万人民币入账,而其一年半前从画廊手里拿到这张画大约是150万美金,短短的这点时间抛出获利成为短线投资的成功案例。而另一个案例则是美国的画商阿奎维拉,他从经纪人麦克·高迪手中以低价批量购入其收集了三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时隔不久它们就被在苏富比拍场上抛售,命名为“仕丹莱收藏专场”拍卖,结果市场表现出奇得好,这位买家赚地盆满钵肥。当有人批评他的短期运作行为的时候,这位画商理直气壮的回答其购买的时候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的,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变现快、差价大。从以上的两个案例来看,显然有些价值评判因素已经与之前的时期完全不同了,商业卖点、新闻性、事件性和国别流行性等因素上升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从收藏型市场到投资型市场所带来的价值判断变化</STRONG>
长久以来整个艺术品市场都属于收藏型市场,一端是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一端是作为收藏力量的收藏家、博物馆等,在这之间有美术史学者、批评家、媒体等,相对来说环节简单。其特点是较多看重艺术品自身的历史的、学术的、技艺的价值,外围世俗因素、商业因素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并且流通周期较长,基本上倾向于以时间换增值。也就是说在收藏型市场结构的框架下,艺术品的价值判断除了美术史的价值和美学价值之外一定时间沉淀的历史性仍是重要因素。这一方面的较为经典的例子是在摄影作品的价值评判方面,美国的彼得·福尔克(Peter H Falk)所建立的福尔克-理德兹(Falk-Leeds)摄影评估系统是这一方面的一种尝试,他将影响摄影作品价值的诸多元素一一区分列举,并为之标出相应的分值,最后这些分值的综合就是某一张作品的价值额度。
而当艺术市场的内核开始由收藏主导变为投资主导的时候,轴心的变化也带来了价值判断系统的结构变化和比例调整。在投资的框架下,诸多金融操作模式和价值判断标准被引入,比如长江商学院的教授梅建平就和其合作者一起推出了一个艺术品市场分析指数“梅摩指数”,为金融化趋势下的艺术品投资提供评估标准。在这样框架下资本的流动性、变现难易度和全球资产配置等前所未有的一些因素成为了外在的强悍推土机,在资本逐利的骚动下原有作为价值评判的学术力量和机构权威逐渐有被变为加值工具的危险,他们本身的内容不再重要,而其作为名牌商标授予的符号价值却被日益看重,成为被收买来加冕的工具,学术力量在这个系统中处在一种有些尴尬的位置。
而出于变现难易度的考虑和巨额差价的追求,传媒力量及其思维被放大。对于艺术家名誉度的看重,对于媒体传播扩散度的看重,对于作品中新闻性、敏感点的看重,对于作品展示效果的轰动性和作品视觉吸引力的追求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在影响作品价值判断中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大。
现时艺术价值判断系统的构成
以现在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艺术家刘小东为例,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展览“新生代”展览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尹吉男(美术史和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表述中,这一流派的学术思考被纳入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文化生态变迁结构中,定位为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艺术家在新的社会和文化境遇下的价值观、处世姿态的转变,而刘一直被当作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来描述,并在诸多媒体传播中被不断认定。他创作的《三峡新移民》选材于中国近年来具有轰动效应的经济社会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记录性,是一个具有广泛认知度的事件的记载和艺术表达。《三峡新移民》创作过程中还和中国的前卫导演贾樟柯有所合作,以艺术家实地创作为部分内容的影视作品《三峡好人》获得了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艺术家本人、电影和《三峡新移民》作品的知名度都被点燃提升,达到一段时间以来的顶峰。正是在这个时段中北京保利拍卖秋拍(2006年)中推出该副作品,经过数轮争夺该作品被国内餐饮企业俏江南的老总张蓝以2200万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一时成为国内当代油画的神话。而在这个拍卖结束之后,刘小东的《温床》、《十八罗汉》就一发不可收拾,在接连的几年拍卖中接二连三的疯狂冲击高价榜。
刘小东是个风格稳定的艺术家,随着他艺术功力的提升和学术素养的提高作品前后会有些差距,但是就以其同时期的作品来看,其价值认定显然存在巨大的差额。该艺术家冲击高价的作品颇具共性,那就是都是与社会的或者政治的因素有微妙的关联,由于作品描绘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因而其具有一种历史直击的力量和穿透力,再加上刘小东在艺术界的身份、地位和声誉度,因而当其被投资人选中的时候在合适的市场氛围中就会创造出收藏型市场中几乎不可能的高价,这个从某位老先生的感慨“在世艺术家怎么能卖的比古代书画还贵啊,真是不可思议”中就可以直接感知,而这种不可思议正是原有的收藏型市场思维的遗留所造成的,后来急不可耐、前赴后续的发生的那些个高价就更是这个市场结构转换的最好解释。
艺术家知名度、高关注度、高新闻性、高传播率,这些越来越成为艺术作品现时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而这对应的是高变现率、高额差价、国际竞价,随着艺术市场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中国艺术品的认知度及中国文化的扩散和认知度不断扩大,这些因素中国别的力量会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可能本身就是一个溢价的指标。
当然世界上每天上演很多戏剧,但是能长久演下去的却寥寥可数,艺术品也是这样。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在其在世的时候风光无限、前呼后拥,而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洗之后,却只有极少数的会被记载下来,载入史册、进入文明殿堂。而这个历史的价值认定又往往是政治的、大的文化变迁的和随着经济科技等发展人们的生活改变所导致的审美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导引的,尤其前两位的力量更加巨大。改朝换代之后前朝文化被视如粪土销毁鄙视的案例并不少见,而历史学本身的变迁和理念的转换都会影响到艺术品的长远价值判断。所以说艺术品的价值认定基本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诸多的变量会在一定时段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评判系统,当然从一个普泛意义上说,那些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人类文化中的一些精彩闪现的作品最终会获得其历史的长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