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能是中国最具文化活力的城市,但香港、广州和深圳正崛起为华南地区的明星。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被普遍视为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认定深圳——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为世界上16个“创意城市”之一;而香港则以各种引人注目的节庆和创意活动来提升其文化氛围。
去年,香港政府批准了216亿港元(约合27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将西九龙一处40公顷的荒地开发为文化区,建设博物馆、展览场地和表演艺术场地等。如果这股力量被运用正确的话,该项目有可能使香港在全球艺术版图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它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了。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从1973年开始在那里举办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佳士得(Christie's)在1986年跟进。虽然艺术品交易后来在北京和上海也繁荣起来,但香港保持了自由港的地位,对艺术品的进出口不征收关税,从而保证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45%。最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估计2007年的年销售额为38亿美元。2003至2007年间,香港当代艺术市场的交易额增长超过200倍。
去年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乃是香港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现当代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 08)。该展览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功,吸引大约两万名观众,成交金额达到2000万美元。最重要的是,它已被证明是引发足够数量的拍卖、画廊展览和艺术辩论的催化剂,这些已围绕今年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本地区的六家拍卖行(来自日本、新加坡、汉城和台北等)都在举办配合此次展览的各种销售活动,一些拍卖行属于首次进入香港市场。首尔拍卖行(Seoul Auction) 在5月15日举办了成交额达1000万美元的拍卖会,其拍卖物品中,从备受尊崇的中国大师常玉的作品,到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维纳斯”(Venus)和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蝴蝶作品。看起来,亚洲以及西方国家的艺术品交易似乎正在开发香港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艺术市场中心的潜力。
当然,今年有一个更强大的画廊和艺术家的国际阵容。在来自24个国家的115家经销商中,著名的新来者包括:东京的两个当代艺术经销商——小山登美夫画廊(Tomio Koyama)和SCAI The Bathhouse美术馆;来自伦敦的重量级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和White Cube画廊,以及国际大型经销商高古轩(Gagosian)。据高古轩的尼可•斯缪诺维奇(Nick Simunovic)介绍,该画廊还打算在找到“合适的空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价格”时,在香港开一个展厅。另一位参展商,来自伦敦的本•布朗美术馆(Ben Brown Fine Arts)已预定在秋天在香港开始一个展厅。
去年的展览似乎是一次非常具有香港而非中国特色的活动,但今年重点将发生变化。“我们希望加大这一展览对中国内地的关注,并将目标对准内地市场,”香港国际艺术展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解释说。“通过媒体合作,并与私人收藏家和机构联手,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更多内地画廊也加入进来,包括国际级的常青画廊(Galleria Continua),麦勒画廊(Galerie Urs Meile),Boers-Li画廊和香格纳画廊(ShanghART)。
吸引东西方交易商前来的,并非是这里仍相对较少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而是整个地区仍在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巨大潜力。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约百分之二十的高净值个人,其中产阶级的数量正在迅速上升。到2020年,这个中等收入群体中,预计单是中国就将至少有6亿人。它已经给文化体验和艺术与设计对象的需求带来显着增加。
政府已表达出鼓励这种文化经济并刺激创意产业的欲望,尤其是要强化其既定目标: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将被“中国创造”取代。马格努斯•伦弗鲁说:“亚洲将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艺术品交易市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正在采取长远的眼光看待,但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强大的当代艺术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教育。”
教育正是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n Art Archive)的一项使命,这个充满活力的文献库是一个当代亚洲艺术的研究中心。在去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览期间,该组织运作了一个教育项目,并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启动了有关西九龙文化区方案的性质和作用的公开讨论。今年,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幕后会话”系列继续围绕博物馆项目展开讨论。
在5月15日的09年香港国际艺术展期间,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知识和文化讨论论坛Intelligence Squared也举办了它在亚洲的首届讨论活动。此次讨论的主题是“发现者,不是持有者!文化宝藏属于他们的原籍国”。在当前有关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藏品中从中国抢劫而来的青铜器被拍卖的争论持续发酵之时,这一主题特别引人注目。此次展览中令人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多,令人大饱眼福,参展作品来自众多艺术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贾科梅蒂(Giacometti)、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蔡国强(Cai Guo-Qiang)、吉提希•卡拉特(Jitish Kallat)、阿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格哈德•里克特(Gerhard Richter)和艾未未(Ai Weiwei)等。北京可能是中国最具文化活力的城市,但香港、广州和深圳正崛起为华南地区的明星。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被普遍视为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认定深圳——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为世界上16个“创意城市”之一;而香港则以各种引人注目的节庆和创意活动来提升其文化氛围。<BR>
去年,香港政府批准了216亿港元(约合27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将西九龙一处40公顷的荒地开发为文化区,建设博物馆、展览场地和表演艺术场地等。如果这股力量被运用正确的话,该项目有可能使香港在全球艺术版图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它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了。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从1973年开始在那里举办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佳士得(Christie's)在1986年跟进。虽然艺术品交易后来在北京和上海也繁荣起来,但香港保持了自由港的地位,对艺术品的进出口不征收关税,从而保证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45%。最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估计2007年的年销售额为38亿美元。2003至2007年间,香港当代艺术市场的交易额增长超过200倍。
去年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乃是香港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现当代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 08)。该展览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功,吸引大约两万名观众,成交金额达到2000万美元。最重要的是,它已被证明是引发足够数量的拍卖、画廊展览和艺术辩论的催化剂,这些已围绕今年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本地区的六家拍卖行(来自日本、新加坡、汉城和台北等)都在举办配合此次展览的各种销售活动,一些拍卖行属于首次进入香港市场。首尔拍卖行(Seoul Auction) 在5月15日举办了成交额达1000万美元的拍卖会,其拍卖物品中,从备受尊崇的中国大师常玉的作品,到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维纳斯”(Venus)和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蝴蝶作品。看起来,亚洲以及西方国家的艺术品交易似乎正在开发香港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艺术市场中心的潜力。
当然,今年有一个更强大的画廊和艺术家的国际阵容。在来自24个国家的115家经销商中,著名的新来者包括:东京的两个当代艺术经销商——小山登美夫画廊(Tomio Koyama)和SCAI The Bathhouse美术馆;来自伦敦的重量级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和White Cube画廊,以及国际大型经销商高古轩(Gagosian)。据高古轩的尼可•斯缪诺维奇(Nick Simunovic)介绍,该画廊还打算在找到“合适的空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价格”时,在香港开一个展厅。另一位参展商,来自伦敦的本•布朗美术馆(Ben Brown Fine Arts)已预定在秋天在香港开始一个展厅。
去年的展览似乎是一次非常具有香港而非中国特色的活动,但今年重点将发生变化。“我们希望加大这一展览对中国内地的关注,并将目标对准内地市场,”香港国际艺术展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解释说。“通过媒体合作,并与私人收藏家和机构联手,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更多内地画廊也加入进来,包括国际级的常青画廊(Galleria Continua),麦勒画廊(Galerie Urs Meile),Boers-Li画廊和香格纳画廊(ShanghART)。
吸引东西方交易商前来的,并非是这里仍相对较少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而是整个地区仍在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巨大潜力。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约百分之二十的高净值个人,其中产阶级的数量正在迅速上升。到2020年,这个中等收入群体中,预计单是中国就将至少有6亿人。它已经给文化体验和艺术与设计对象的需求带来显着增加。
政府已表达出鼓励这种文化经济并刺激创意产业的欲望,尤其是要强化其既定目标: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将被“中国创造”取代。马格努斯•伦弗鲁说:“亚洲将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艺术品交易市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正在采取长远的眼光看待,但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强大的当代艺术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教育。”
教育正是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n Art Archive)的一项使命,这个充满活力的文献库是一个当代亚洲艺术的研究中心。在去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览期间,该组织运作了一个教育项目,并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启动了有关西九龙文化区方案的性质和作用的公开讨论。今年,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幕后会话”系列继续围绕博物馆项目展开讨论。
在5月15日的09年香港国际艺术展期间,总部设在伦敦的全球知识和文化讨论论坛Intelligence Squared也举办了它在亚洲的首届讨论活动。此次讨论的主题是“发现者,不是持有者!文化宝藏属于他们的原籍国”。在当前有关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藏品中从中国抢劫而来的青铜器被拍卖的争论持续发酵之时,这一主题特别引人注目。此次展览中令人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多,令人大饱眼福,参展作品来自众多艺术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贾科梅蒂(Giacometti)、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蔡国强(Cai Guo-Qiang)、吉提希•卡拉特(Jitish Kallat)、阿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格哈德•里克特(Gerhard Richter)和艾未未(Ai Weiwe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