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市场解读 > 山西买家:收藏市场的神秘新贵
山西买家:收藏市场的神秘新贵
作者:    来源:山西晚报    日期:2009-06-18

山西藏家——近年来正成为收藏市场的热点。

2004年,山西买家以1100万元竞得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

2005年,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圆双耳瓶”被一个山西买家以1.1548亿港元买下,创中国瓷器和工艺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6—2008年间,一位山西买家连续出现在几个国际性的年度拍卖会上,一口气将一系列皇帝玉玺拍下,总成交额近2亿元人民币。

有专业人士称:山西买家是目前世界艺术品拍卖领域惟一能和世界级收藏家竞价抗衡的中国买家。香港甚至有媒体发出感叹:只有“山西藏家”自己知道买下了多少宝贝。但即使是老资格的拍卖行工作人员,对这个群体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他们有多少人?他们为何这样神秘?他们是传说中的煤老板吗?这些谜团演绎成众多的故事在收藏界广为流传。

6月12日至14日,位于太原的山西国贸大饭店迎来世界各地的古玩商、古董经纪人和收藏家,太原首届国际古玩艺术博览会在这里召开。在这个没有多做宣传的博览会上,汇集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尼泊尔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古玩商。全球最大的苏富比拍卖公司以前在大陆只在北京、上海设展,这次也破例将展台设在了太原。

如此兴师动众,只有一个答案,他们是为传说中的“山西藏家”而来。

在内行人眼中,他们并不低调。

在这次太原古玩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古玩行拿出了许多收藏的珍品。但令人趋之若鹜的却是一个设在展览会上的特展。这个特展的主题是“道光官窑瓷器”,展出的20多件瓷器无论是藏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逊于故宫所藏,被业内外人士称为这次博览会中的“宝中之宝”。而这些瓷器,竟都属于一个人,一位山西买家。

这位山西买家姓赵,这些展品都是他的个人藏品,而展出的这20件,仅仅是他收藏的一小部分,他的道光官窑瓷器总数有200件之多,在中国除了故宫所藏的近400件外,无人望其项背。

这样一位收藏大家,却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媒体的报道中,也很少出现在专业性会议上,在网络上搜索更没有踪影。只有少数的古董行大家和国际性拍卖行的高级主管才了解他的底细,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是其中之一。

因为此次博览会的关系,程寿康第一次来到山西。虽然从没来过山西,但对山西买家,他并不陌生。

A、外人看来:他们是神秘客

2009年6月12日,山西国贸大饭店。对这里的安管人员郑强来说,展览应该是轻车熟路。近些年,进入太原的艺术品拍卖公司逐渐增多,而大多数的预展都放在这个山西省的地标性建筑内。郑强已经接受过多次“考验”,这天一早,他正别着“耳麦”按既定的程序来。

但见惯了大阵仗的郑强很快就紧张起来,上午10点多,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他们预想的最大量,为控制人数,主办方决定发门票,但发票刚开始就出现了混乱。发票的人没有预计到人们的热情,刚一开始便被几个前排的人抢了手中的票。郑强马上通过对讲机调动其他保安,帮助维持秩序。不得已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让保安排成人墙隔离了要到博览会场参观的人群。

在博览会内,来自香港“东宝斋”古玩店的刘惠汉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在香港经营古玩多年,见惯了各路客商的他居然甩开雇来的漂亮模特,自己走出来介绍自己的“展品”。“古玩展览成了大卖场,这我可真没料到”,刘惠汉说“大卖场”的意思是形容人多。忙到中午12点多,刘惠汉也没歇下来。他没想到会来这么多的人,更没想到很多人“准备充足”,带着放大镜、聚光手电,谈起展品来专业素养很高,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展品这么快就被预订。

来自全球最大的财经通讯社美国彭博新闻社的记者LELIN却在为她职业生涯里最难的采访发愁。她知道这个博览会上会有很多山西买家现身,于是她来到山西,希望在博览会上能独家采访到几个“大头”,破解“山西藏家”之谜。但博览会开了快一天,她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四五位“山西买家”,但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不接受采访”。

“山西藏家”对待媒体记者的办法通常是不见面,不提供电话号码。如果是被友人推荐不好推辞的,他们也是要下记者的号码,然后用不显示来电的隐藏号码打来,在电话中礼貌地聊上几句。这些人为何如此神秘?是个性低调还是另有原因呢?

B、内行眼中:他们是豪迈的“小心眼”

程寿康用不太利索的普通话形容山西买家——“豪迈、大气、很专业……”

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次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位山西买家办理了电话委托,拍卖开始后,程寿康打通这位买家的电话。当时是一幅古画拍卖,拍卖价是一步步升的,“500万,550万,580万……”程寿康一边仔细观察现场的动态,一边与山西买家通话,这时,电话里传来山西买家不耐烦的声音“别浪费时间了,1000万。”程寿康脱口而出,喊出去又有点怀疑,忙停下来又问了他一遍,确定是1000万吗?“对,快点拍下来。”确认后,但此时拍卖还没有停止,“1100万,1200万……”又有现场买家举手竞拍。这时电话里那个声音更不耐烦了“快点吧,2000万,麻烦死了,我正和人吃饭呢。”两分钟不到,数以千万计的数额已经攀升上来。

程寿康唏嘘很久,这种气势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但对这种“豪迈”,程寿康并不认为是“炫富”“充大头”,他认为,山西买家是豪迈的“小心眼”。

“表面看你会以为他们是摆架子,其实他们要求很高。他们看上的拍品大多数是极品,在拍之前他们就找过很多专业人士估过价,他们的出价初看很猛,其实他们心里有底。作为专业人士,有了这次经历,他发现,山西买家很聪明,也很懂,拍品后几次的出价都不离谱。

“你可以说他们豪迈,也可以说他们精明,不过‘山西藏家’的明显特征是,他们还没有委托我们(苏富比拍卖行)出手过东西,他们不是古董商,好的东西他们都是留着给自己的。”

C、买家自述:“我不是煤老板”</STRONG>

2008年12月6日,一场名为“朔云山房”的专场拍卖会在北京港澳中心举行,拍卖会上的拍品以佛像为主。这些拍品同属于一个山西人,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朔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庆。张庆从“文革”后开始介入收藏,佛像收藏上千件。

张庆的这次拍卖属于“特例”。他是从来不卖藏品的。但多年前,他办了一所民办中学,中学在去年发生了资金短缺,为了保住学校,张庆拿出了自己多年的收藏,而这次拍卖也让收藏界认识了具体的山西买家。

经过多次沟通,山西一位王姓买家终于同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前提是不能透露他个人的具体信息。记者将他化名为王诚,听他亲口讲述他的故事。

会见的地点是在他公司的会议室里。与其说是会议室,不如说是他的私人珍宝室。室内挂着他赴伦敦买来的中国古画,聊天处随便一指就是他的官窑瓷器。他很得意他的这些收藏,对此滔滔不绝,但记者最大的疑惑是,这么多钱哪来的?

“我不是煤老板,我们公司是做贸易的。”王诚说,“我不想露脸,主要是现在一说山西有钱的,就是‘煤老板’,这我受不了。”

搞收藏的“山西藏家”,其实没有多少是煤老板。“这里面的很多人是搞收藏多年了,有自己的门类、爱好,买东西是为了自己玩。有一些煤老板也买,但那是听别人忽悠的为了挣钱,他们只是有钱,啥也不懂,行内好几个煤老板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屋子,都是假的,都成笑柄了。但他们根本不是(山西买家)的主力。”

“山西藏家”的几个类型

山西是文物大省,其古代艺术品的存量很惊人。在此次博览会上,记者在不同国家的古玩展台前,看到不少与山西有关的“古董”。

在北京“谦木堂”的展台里,主要展品就是来自山西的檀木家具;在美国的喜和堂中,一尊小巧的佛像标明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 的藏品,而朱 是晋王,其建的皇庙现在还存在太原市内;而来自香港的一家古玩行展出的佛像也有许多是出自山西。由此可见,山西的收藏历史和传统都非常悠久。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名震海内外的“山西藏家”不足为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收藏界的“山西藏家”有这样几种类型: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出手阔绰的“顶级富豪“们,这个人群的数量大约有十几人,收藏的大都是顶级艺术品,近年来出入海内外拍卖行频频举牌的正是他们。多数是山西的民营企业家,官窑瓷器、名人字画、皇室用品都是他们热衷的对象。第二类,是山西收藏的“中坚分子”,他们大多有着数十年的收藏经历,本身爱好文化,对某一专项的收藏颇丰,有灯具、青铜器、钱币、佛像等等,但作为投资领域的收藏品不多。第三类是对收藏感到好奇的入门者,这里面有财力丰厚的煤老板,有地方实力派人物,他们有的迷信古董买卖充满了暴利,有的借此来进阶进圈,这部分人并不多,但因为其强有力的收购反而容易引人注目。

毋庸置疑的是,山西,尤其是太原,已经成为了收藏之风兴盛的城市。程寿康这样评价:“我们研究中国的收藏市场很长时间,1998年开始巡展。现在上海和北京展出多,如果在内地找第三个城市的话,太原肯定是首选。”<BR>

关键字:收藏,山西藏家,古玩艺术博览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