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媒中的几项焦点讯息,包括香港汇丰银行大裁“精英”及台湾报纸刊登的“亚洲大学排名”,似乎都与如今过度追求物质功利与科技文明息息相关;再加上今年春季拍卖,部分拍卖公司的“营销内容”与“说词”也令人叹息和不解。忽然深深感叹,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最缺乏的肯定是真正能够陶养性灵的“艺术人文素养”。
犹记得十几、二十年前的20世纪9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忽然在各大企业集团及大学院校中兴起一股研习“东方禅学”的风气,成了当时最热门的“显学”,企业主管、专业人才甚至科技理工类的学者,都对“禅学”趋之若鹜,最主要原因,就是西方社会惊觉过度的物质文明进化,反而使人类的生活形成一种心灵的空虚,成为物质文明侵蚀下的行尸走肉,因此才会想到借由东方禅学的心灵净化,来修正失衡的人类文明发展。
而进入21世纪所谓“中国人的世纪”,华人世界反而一头栽入了西方社会物质功利的渊薮,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忽略精神文明的覆辙,忘却了数千、上万年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丰沛艺术文化含量,成了面临失去本来面目的迷途羔羊。
先说在台湾教育界引起广泛讨论的“亚洲大学排名”,台湾排名最前的“台湾大学”,落在香港与大陆内地多所著名大学之后,有人不禁怀疑台湾“教育部”五年新台币500亿元提升台湾地区大学世界排名的计划是否有效。
平心而论,台湾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对人文、艺术类别的忽视,尤其为了争取海内外“排名”,学校就会鼓励教师追求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EI”(Engineering Index)等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使得较易发表论文的领域主导了整个大学的研究和办学倾向,不容易发表论文的领域就渐渐边缘化,于是高等教育即产生功利导向而形成偏差,所谓“百年树人”的全人教育宗旨,反而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以台湾的指标性大学“台湾大学”为例,在为《泰晤士报》汇整世界大学排行榜的QS机构网站上(www.topuniversities.com),分成人文、社会、科技、科学、生医等领域,为世界知名大学的各类发展分别排名,台湾大学的科技排名49、科学排名50、社会74、生医84,而人文艺术类却排不进百名,仅位列152,也就是说,台湾大学最迫切该提拨经费、争取师资以加强发展的,就是不足的“人文艺术”。
在台湾,虽然有不少独立的艺术院校都有不错的素质与办学成绩,但在台湾整体教育的发展力度与政策导向上,却不在“受重视”的行列。当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泰国的“艺术经济”引领国家向前发展之时,曾经位列亚洲四小龙第二的台湾,却在这十几年来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最大的问题,出在对人文艺术教育的不足,对“柔性国力”的忽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社会由上到下各个层面的功利化与庸俗化,大多数官员与民意代表的张牙舞爪、尸位素餐乃至贪污渎职、卖官鬻爵,正是极度缺乏人文素养的明证,而各类媒体腥膻色的浮面感官刺激与爆料八卦风气的蔓延,在各类“名嘴”的推波助澜下更侵蚀了社会的文化层次。
4月22日的香港《苹果日报》头版,斗大的头条标题异常醒目──“汇丰炒一百精英”,副标题是“大户损手,私人银行业务萎缩”。1983年成立的汇丰私人银行,香港员工有一千二百人,对于客户的最低资产要求为300万美元,能够进入这个银行的员工一向被誉为香港银行业的顶尖精英,但是这波金融海啸,使汇丰私人银行的富豪客户们身家大举缩水,投资意愿大为降低,银行业绩因此大大下跌,于是香港汇丰私人银行于4月21日发出内部邮件,决定裁员一百人,其中至少3成是中、高层主管甚至包括董事总经理在内,不少人年薪都超过100万美元。
投资性银行或是专门服务高端富豪的私人银行,在这波金融海啸中受伤最重,原因无他,追逐暴利,窜得愈高,摔得愈重,银行业的“高级理财专员”无财可理,自然得卷铺盖走人。在金融最为自由的香港,一日之间暴富赤贫早已司空见惯,更何况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当然会让“投机”型金融行业一夕之间猪羊变色,更明确的验证了短线功利主义的高风险性。
而由于“华尔街投机型态”在金融市场的坍塌,连带也波及抄袭“华尔街型态”的投机性艺术市场,这一招过度包装商品的套路,也使风光两年的华人当代艺术市场失色,更使操作套路的部分艺术拍卖业者炒作投机的本质“原形毕露”。
这波春拍,中国大陆某家拍场竟然出现“甩卖”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宣传,严重破坏了多位艺术性不差的年轻当代艺术家的市值,更令已面临冲击的当代艺术市场雪上加霜。这个拍场文宣上的“甩卖”语词,如对某当红艺术家的拍品写道“本次推出为了适应市场,估价仅为某某万元”,该拍品估价比去年春拍降了45%;又如“其它艺术家的大尺幅作品也报出了极其诱人的价格”云云,只见所列举的当代艺术家,市值缩水缩得惨不忍睹。
这类拍卖公司对艺术家来说,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市场疯狂时,将市值顶得漫天高,一碰上不景气,立即“贱卖出清”,这种毫无市场行情概念与责任的作法,简直就把艺术品当做菜市场的青菜萝卜般叫卖,这种粗劣的市场操作,不但无视艺术家与艺术品的艺术本质,更不顾在此拍场买过这些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家其权益与感受,充分显示了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市场环境中粗糙与脱序的忧虑。
这类“甩卖”艺术品的行径,拍卖同业们或拍卖协会难道真要“噤声”?若此风一开,无人挞伐,那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市场的乱局将永无宁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