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过去一年深度调整后,踏入11月,各大拍卖行的秋季拍卖会举行在即,各专场(中国当代、东南亚当代及包括日韩的亚洲当代)的布局及拍卖结果将为市场提供一种趋势的启示。现在市况仍然不济,拍卖公司在征集上拍作品时遇上不少困难,既要面对同行的竞争,此时卖方又过度惜货,不愿意在淡市中将精品送拍,为拍卖行在优化拍品的质与量过程中增加了难度。
拍卖行的防线,是必须谨慎地保持良好的「成交率」及「落搥(成交)价」,对买卖双方提供最大的信心保证,希望能争取最高利润,同时要确立品牌专业形象及实力,在这个大前提下,专家团采取贵精不贵多的策略,宁缺勿滥,尽量将整个专场的流标比率缩减至最低。由于落在拍卖市场的精品数量及需求出现失衡,迫使拍卖行因时制宜,将专场的布局及方向作出相应调节,从而反向地影响市场的收藏取向。
首当其冲相信是中价位至低价位的「一般货色」类别失去了收藏界的支持,讨市场口味的图式及符号已乏人问津,作品价格当然应声下跌,于是画商早前美言向收藏家保证作品在一两年内大幅升值的光环褪色,有些付了订金买画的收藏家直接向画商要求退订,艺术家一夜间从天堂堕回凡间。面对被买家离弃这个无情的现实,又能怪谁? 这些作品送到拍卖场,遭遇流标或只能以低价成交的风险极高,试问有多少拍卖行想找自己笨,接收这类东西?
市场在调整中渐见回暖,今年秋拍至明年春拍期间,由待变状态下开始重新起步,正在寻求新格局的出现,此时此刻,具实力的收藏资本多数聚焦于市场金字塔尖上最顶尖艺术家及前辈名家的稀有精品,不过,当此类艺术品的价位到了一般收藏家已经难以再介入时,发掘新亮点来推动新一波收藏风潮的寻宝游戏已同时展开。
拥有「地方智慧」
于是更积极地发掘一些年青新锐艺术家成为市场下一个新亮点,是现时各大画廊及拍卖行的重要工作之一,他们在策略、方向及对艺术家的要求方面将会更加严谨,而好像在早前一窝蜂用市场行销攻略去吹捧艺术家这个不良风气,相信很难再得到成功,如在内地曾畅销的卡通、动漫、果冻、媚俗等以图式归类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一些表层的简单附会、风格雷同、内容单调、欠缺深层思考或前瞻性的装饰品,相信将陆续被收藏家离弃。
如今,画廊及拍卖行更多以艺术文化角度为先,对新锐艺术家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才会将作品公诸于世,虽然各大拍卖行开始展示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时间并不算长,但数量及规模将会按季不断扩张,而且亦可能会成为日后拍卖会的重要一环。假如拍卖行及画廊能认真地从艺术本身的文化价值出发,以长远目光来甄选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就能为市场及整体文化景观推动一个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既能让一班年轻而优秀的艺术家在更充实优质的平台上,展示他们的艺术佳作,同时又能为收藏家们提供专业和具增值的收藏推介。
对于收藏家来说,在参加这场寻宝游戏前,究竟应该买谁的作品? 跟谁买?这时可参考拍卖行的推荐名单,及跟拍卖行的专家取经。但除了两大拍卖行外,收藏家可将眼光拉阔至一些在当地具代表性的拍卖公司,他们拥有「地方智慧」,提供更深度的专业知识。本月底日本伊斯特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秋拍,首次推出「U33的选择」专场,展示多位日、韩年轻艺术家的精彩作品;而扎根于东南亚的Larasati Auctioneers精选了四十件属于东南亚各国优秀新锐艺术家的A 级别精品,亦于本月底秋拍期间在港开拍。
从投资收藏方向出发,尤其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振状况下,「东南亚当代」反而充满潜力,值得期待。
现今艺术市场界定「东南亚」,主要是以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其实,无论是东南亚也好,中国也好,「当代艺术」都是西方舶来品。亚洲艺术家(包括中国及东南亚)每天从事创作时,需要反思怎样从本土历史文化与艺术语意出发,去探讨当下文化及全球化问题,用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做出有自己风格与个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