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艺术品市场正跑步追欧赶美。大都市里,许多与艺术相关的展览、拍卖、画廊、艺术区,可谓风起云涌。与过去相比,中国人的腰包确实鼓了许多,但他们当真可以像欧美那样消费艺术品了吗?
先看美国的艺术品消费。
美国的城市化很高,2002年的都市地区人口已达2.26亿,占总人口的80%。在美国的许多城市,分布着很多规模不等的画廊,经常会有市民流连其中,间或扛一幅画回家。大多普通的美国家庭,都会有装饰性的油画陈设,在2006年,美国仅进口的装饰用油画,就高达40亿美元。由此可见,美国是艺术品消费很普及的国家。
中国的艺术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截至2008年,中国的13.3亿人口仍有7.21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品消费几乎为零。另外的6.07亿城市人口,状况也并不乐观。在经济文化中心的京、沪等城市,虽然不时从拍卖市场爆出天价、不时有白领光顾画廊,但终端艺术购藏者只是很少数的新富、新贵阶层,大多普通城市居民都与艺术品消费无关。相比美国,中国的艺术品消费市场还是局部现象,属于“头部发烫、浑身冰凉”。
红火的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为什么只集中在“头部”?
根源在于我们的国民收入状况。经济学认为,除了食盐等特殊商品,绝大多数商品的购买量受消费者收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用“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如果购买量随着收入的提高反而下降(如旧货),其“需求收入弹性”<0,该种商品属于“劣质品”;如果购买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如家用轿车),其“需求收入弹性”>0,该种商品属于“正常品”。在正常品中,“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有区别:“必需品”(如蔬菜)的“需求收入弹性”<1,其购买量随收入提高而增加的幅度不大;“奢侈品”(如珠宝)的“需求收入弹性”>1,其购买量会随收入提高而显著增加。
从“劣质品”到“必需品”,再到“奢侈品”的收入弹性变化,表明消费者收入提高后,购买商品的档次逐步升级:当收入极低时,只能购买“劣质品”;当收入有所提升后,逐渐用“正常品”取代“劣质品”;当收入进一步升高,开始大量购买“奢侈品”。
对此,著名的“恩格尔定律”表达得更为明确。
1857年,恩格尔收集到153个比利时家庭的预算支出数据,从中得出消费行为法则:在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减少。许多横向比较研究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更大。一国的纵向数据表明,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逐渐减少。表示该比例的“恩格尔系数”,已经成为衡量消费者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
因为食物是最典型的“必需品”,“恩格尔定律”也证明:不同收入水平者的“必需品”和“奢侈品”消费比例,相差悬殊。
美国的“全民式艺术品消费”,正是得益于其居民的高收入。2007年,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等收入者用于食物等必需品的支出,仅占其收入的很小比重,所以艺术品等奢侈品消费成为他们的常态。但在中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8万元人民币、“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0.41万元人民币、“恩格尔系数”为43.1 %,仅食品一项,就分别占总收入的三四成。即便收入前10%的富裕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只有2.33万元人民币,其中的衣食住行等必需品支出占80.5%。
数据表明,在中国能够消费得起艺术品的,只有极少量的高端人群。其中的富有企业主,已经从购买品牌服饰过渡到讲究家居装潢、再到收藏艺术品,成为各大艺术拍卖场的活跃买家。而其中的白领阶层,虽然钱包日渐充盈,但消费目标仍在物质层面上,对艺术品的需求尚在起步。至于绝大部分居民,收入刚刚可以解决温饱,消费艺术品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来,实现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暖遍全身”,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