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突出亮点 个人、机构专场拍卖捷报频出
2008年,华辰拍卖在秋拍中推出了积翠园基金会专场,尽管正值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但积翠园基金会创始人陈英、金岚夫妇在收藏界的名气依然吸引了大量藏家,并创造了不俗的成交成绩。在今年春拍中,华辰再次推出积翠园基金会专场。47件画作拍品几乎可以诉说20世纪下半叶的一段画史,陆俨少、李可染、吴作人等旗鼓相当的画坛精英,都因与陈英夫妇有深厚交情而留下笔墨。
早在预展前,北京华辰拍卖中国书画部的相关负责人薛涛就曾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凡署积翠园主人夫妇上款的作品,除捐赠福建省博物馆外,全部荟萃在此次拍卖中。结果如他所言,陆俨少的《秋兴八景》在经过多次场内和电话委托买家迅速加价后,最终以13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随后拍卖的多件拍品也都是自拍卖师报价起,即有买家以10倍于起拍价的价格应价,引发拍场内阵阵哗然。其中,明代祝允明《秋兴八首》、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墨林集锦》、李苦禅《花鸟卷》的成交价均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集妙萃珍——积翠园基金会珍藏中国书画”这一拍卖专场的所有拍品,最终也都以高出估价若干倍的高价成交,专场总成交额为1.1349亿元人民币。
专场拍卖会成为拍卖季中的主角,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尤伦斯夫妇所创造的骄人战绩。在去年的保利拍卖中,这对比利时著名收藏家的藏品连创纪录,获得了近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成为中国书画拍卖史上最大的一单。其中,吴彬《十八应真图》和曾巩《局事帖》还分别以1.69亿元和1.08亿元改写了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世界纪录。将于5月底举槌的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尤伦斯收藏的15 件中国书画藏品将再次亮相“尤伦斯藏画专拍”之中。
此外,在已经结束的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中,也特设了“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拍卖专场。作为中国收藏界的“坐标级”人物,传奇收藏大家张宗宪的藏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甚至有些人看到图录之后,第一感受是被吓得以为“标错了定价”,因为很多拍品的起拍价就要比人们预期的市场价格高出5倍甚至更多。
但是,最终的拍卖结果证明,即使是这样的标价,也依然“非常合理”。虽然成交率并不很高,30多件拍品一共成交了17件,但价格却都非常好。“这样的价格,卖1件顶5件”,一位参与了此次专场拍卖的业内人士表示。同时,在该专场中竞得2件拍品的北京资深收藏家刘文杰作为买家也表示,自己买到的2件齐白石作品总价在1000多万港元,但他却觉得“一点儿都不贵,因为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物有所值”。
最老生常谈 当代艺术何时不再疲软
不管是传统艺术品,还是红酒等“新收藏”,都各有各的美好前程。与其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就好像是所有辉煌背后的阴影一样,被大众忽略了。当荣光褪去、理性回归以后,很多人甚至连主动问一声“当代艺术何时还能再现风采”的意愿都没有了。
对于当代艺术何时才能结束萎靡期,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专家及专业估价人员,龚继遂简单直接地指出:“当代艺术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发挥空间。”他表示,从2005年到2008年的当代艺术市场高潮是长期积累,一朝爆发。此前在创作和学术上有10年的潜伏期。目前的当代艺术已是第二代了,要想马上再创当年的辉煌并不容易。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和对目前市场情势的分析和判断,中国嘉德此次春拍的油画雕塑板块才会采取稳中求胜的策略,在拍品的选择上较为审慎,主要为经过此次金融危机洗礼后凸显出的经典作品。中国嘉德油画雕塑部艺术总监刘刚总结说:“从拍卖整场的表现来看,目前的市场趋于稳定,藏家更为注重拍品的品质,有历史定位和历史价值的拍品受到重点关注。传统写实油画部分表现稳健,当代艺术部分还是有一定的观望情绪。”
对于当代艺术,香港佳士得在今年春拍中依旧表现得小心翼翼。本次佳士得春拍的拍品中共有371件中国现当代艺术品,相较去年上拍的280余件,有了显著的增加。但他们也深知,对于当代艺术,藏家们仍然保持着谨慎态度,尤其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2005年之后完成的艺术作品,藏家们更是分外小心。所以,在本次春拍上,人们将会看到的是陈逸飞1986年的作品《弦乐四重奏》,张晓刚《大家庭系列》和曾梵志《面具》也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常客,赵无极的作品包括1950年代的 “静物风景”,1950年代中期开始的“甲骨文系列”“抽象风景”,1970年代的“空灵轻淡的水墨式油画”以及1980年至2000年间的“色彩的深度性探索”。纵观这些作品,几乎已经完全挤去了当代艺术中可能存在的“艺术泡沫”。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大藏家瑞士人希克可能更有发言权。他曾在采访中客观地说到,自己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首先就是大批量生产,“艺术家雇佣超过100个人作为劳动力,这只能在中国发生,因为费用低廉。另一个特征是,他们的创作需要更多耐力和耐心。这在女性艺术家中比较常见,她们的创作往往要花费数月,日复一日。但是,我并不清楚我所收藏作品的作者是否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也许,希克的困惑正是收藏者现在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拍品时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