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纺织城艺术区,人迹寥寥,除了几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人外,更多的是紧锁的大门,或挂着“谢绝参观”的牌子,或干脆用板子严严实实地挡着玻璃门,走廊里一片肃穆庄严。
这是目前西北最大的当代艺术区,也是西安唯一的当代艺术群落。
近三万平米的厂房,共分五个区,租客中一半是职业画家,一半是刚从艺术院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或在工作之余来这里修复梦想,或靠资助和打零工为生,为了艺术,主动割裂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联。
是的,是割裂。厚厚的城墙隔绝了多少新鲜空气!
吴冠中、张晓刚、岳敏君……一幅作品动辄千万元的价格,国外的很多拍卖行如英国的苏富比、佳士得等,也纷纷关注中国当代艺术,而在以文化著称的陕西,油画却一直在沉默。
在前不久的陕西春拍时段里,各拍卖行仍以传统国画、书法唱主角,油画、古玩仍是弱项,很多拍卖行如陕西秦宝斋、陕西国衡等都并未设立油画专场,所有的拍品中油画作品的数量也远远不及国画。陕西中宝拍卖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油画收藏的入门经费比较高,动辄就要花费几万元,而在陕西,大多数收藏者对油画认知度并不高,都想以超低价位买入,不明白油画毕竟不是普通人说玩就能玩的,大投资往往也决定了大回报的道理。根据这几年的拍卖数据来看,成交价最高的也就是8~15万元左右,一旦价格超过这条线,拍品只能流拍。价格低了,画家创作热情自然会受到影响,油画市场也就难以景气,大家只能趴在城墙上艳羡外面油画价格的火热。
奇怪的是,陕西籍油画家郭北平、王胜利等人的作品,在北京、上海甚至香港拍卖会上都很受追捧,但在陕西本地,不但成交价格远远比不上其它城市,一些精品还常常遭遇流拍。陕西油画发展滞后,莫非,是城墙的祸端?
经济发展的制约是肯定的,一幅好的作品动辄百万少则数十万的价格,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价格于是下滑、下滑、下滑到有藏家愿意举牌为止,而外来资金在陕西油画市场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很难流入,这便导致陕西油画市场因资金缺失而形成干瘪状态。其次,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陕西的代理人机制并未成熟,画家既要创作又要整合包装又要迈向市场,往往顾此失彼,从而影响了画家的心态与创作的水平。第三,油画属于新生艺术领域,而陕西特有的地理位置与传统观念注定了陕西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相对缓慢,与西画相比,中国画更符合大多数陕西人的审美需求。第四,画家自身的视野问题,导致群体创作呈现一种既定的模式,缺少多元的探索与创造性。第五,陕西缺乏起码的油画市场需求与正规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价格机制,也没有市场导向。第六,理论界与创作界的脱节现象,使得画家群体的创作带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在大的缺乏相互对照相互促进的状况下,油画创作的不景气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市场只是衡量一件作品是否入时的消费性尺度,或者,只是衡量一件作品能否投机生利的商业性尺度,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艺术家的艺术水平,但是,市场确实又是目前最权威的试金石。
因为市场不好,纺织城艺术区的青年艺术家们如走马灯一般。一些去了外面发展,一些干脆撤离,转行或者将画室搬回西安的家里,留下的要么是因为有一份可以养画的工作要么是外面有销售渠道,否则,愈涨愈高的房租、水电费真的让人难以轻松。
近日刚刚入驻纺织城艺术车间的青年画家廖宗蓉无奈地告诉记者,他是刚刚租到这个一百多平米的画室的,本来想把墙面刷了,小卧室也装修一下,但是听说这里可能随时都会被拆迁,只能简单地刷刷,能住人就行。
与北京798一样,西安纺织城的艺术家们也在拆与不拆的惶恐中飘摇。
因为西安的艺术环境“太糟糕”,市场不景气,岳路平、席宏哲、苏丹等离开了这里。虽然说,艺术是以艺术家为核心的,并不受艺术区限制,但这种自发形成的艺术群落确实是不可复制的,失去了,便永远错过。
当798成为一个符号以后,它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其崛起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西安纺织城艺术区是否能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温床与真正的西北当代艺术中心?是否能避免人才流失,保持城市文化竞争力?
很多人期待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有所作为。
“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喊起,人心振奋!
“国际化”不是说建筑很现代、物流很发达、经济很繁荣、人口很密集,而是,意识形态的国际化接轨——当代艺术作为一个“东西方都能流通”的艺术门类,固步自封是不行的,其他硬件设施都国际化了,唯独艺术还停留在几千年不变的格式上,那么,这“国际化”显然是不彻底的。
作为有国际地位的大城市,西安的艺术特别是油画市场潜力巨大。首先,陕西并不缺乏优秀的油画家,其次,经济文化与国际市场正在逐步接轨,更多的资金势必流入油画投资和收藏领域,在画廊和代理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油画在陕西的繁荣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