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市场解读 >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必须重视方法论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必须重视方法论
作者:西沐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12-19

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不仅累积了不少新旧问题,同时随着其规模的扩大与业态的不断完善与丰富,需要认识与把握市场规律的呼声与需求也日益强烈。因为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不少乱象,是由认识上的混乱造成的。不少将若干乱象当成本质的所谓的“专家”还在夸夸其谈、大行其道。所以我们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非要加强理论建设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只会跟着实践跑的理论,一定会成为实践的累赘。

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还鲜有人触及,遑论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却有人关注了。这种现状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相应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方面的研究及相应的理论,而是说这些研究及相应的理论还处于一个相对幼小与肤浅的阶段,很多时候,理论本身更多地是为理论而理论,对现实市场的关注、研究及提升做得很不够,也有人说是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两张皮,理论不关注市场实践的直接后果就是实践过程中很难听到理论的声音,甚至是实践对理论研究的一种漠视与对立。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仅贻害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从大局上阻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全面地发展。

依据中国目前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和能力通过联合攻关来建立相对科学、权威的市场分析体系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做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更应当清楚的是,理论建设又不能躲进书斋为理论而理论,必须面向火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实,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提升规律,系统地总结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学科研究系统与学科建设,从而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建设。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还特别需要分清理论建设的取向及理想与现实市场发展间的关系。既不可无所作为,更不能操之过急,超越现实去进行冒险。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形形色色的市场分析与模型建构,这种探索与移植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分析定量化、科学化发展无疑是一种推动。如果我们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是进行的一些非针对市场服务的实验性与测试性的工作的话,我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一项研究工作与方向。但是如果我们开展的这项工作是面向实用市场为市场投资服务的,那么,我认为尚存在很大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系统结构及内在规律还尚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制度与交易体系、定价机制及体系、支撑体系及其相应的机制等不仅少有研究,而且很多市场环节还尚处于发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其形态欠研究甚或是欠了解,更谈不上对其发展态势及其规律的把握了。对一个我们并不能掌握其内在系统结构与各要素作用机制的市场,而急于进行一些科学性的移植,可以说具有相当强的冒险性与盲目性。分析模型的建立,需要对针对的系统必须有一个会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包括系统环境、要素、结构、行为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利用假设及边界的方法来排除次要因素,突显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这样才能有效地揭示所针对系统的发展态势及其运行规律。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找不出主要因素的作用机制及路径,没有假设与边界,如果有的只是一个形式的话,那么再华丽的形式都无法掩饰认知上的缺失。如果不同的分析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如果非要比较高低的话,那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毕竟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具有特殊形态的新型市场,其特性更多地取决于艺术品本身所有的一些特性,这决定了它与一般商品市场在禀赋上的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在我们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是根本性的,我们应充分地正视这一点。

二是我们的数据挖掘与数据环境还有待于提升和完善。我们暂且不去分析数据挖掘的方法问题,单是数据失真及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与口径,就已经使得我们的数据来源与品质大打折扣。再加上数据发布及相应的统计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与完善性难以保障,建立在这种数据质量基础之上的分析,要去为实际的投资市场服务,问题不仅会存在,并且易出现失规与失范等道德问题。

三是我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的认识还不够,对市场的实际运营状况似乎还应加强了解。事实上,我们不少数据仅仅是来自于拍卖市场,有的还会结合一些画廊市场的数据、博览会市场的一些数据,殊不知,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中,这些都不是产生成交额的主战场,主战场应该是私下交易。大量的私下交易不仅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永远的痛,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特色,不了解这一点,就难以掌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脉搏。因为它占据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体量的绝大部分,而恰恰是这绝大部分,已经游离于我们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过程之外。主要原因是,这一部分市场数据,我们实在无法统计,当然就更是难以分析。难并不是不存在,更不是我们用非典型的小部分市场的数据来分析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由,不然盲人摸象的典故可能就会重演。所以,我们对目前业内存在的几种市场数据分析的模式与方法、评估的方法和体系更多地看成一种探索与实验,对其作出的努力应积极评价,但对其实际的效果不要过分在意与过度评价。

四是我们着重分析的市场如拍卖、画廊及博览会,尚不能将此称之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体性市场,虽然它们受关注的程度比较高。对待这个问题,不仅从成交额上不能这样认为,从交易过程及其规则上也不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典型市场,但远不是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典型分析单元或对象。所以,建立在这样数据基础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作为市场参考,但决不可作为市场投资的依据。这样发布的数据也的确易引起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就是不完善的,本身就是实验性的,应该是小范围的,但一旦推向公众,其影响与反应肯定也会是多向度的,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关于如何进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建设问题,以前我们曾提出过,需要进行六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体系的架构及其系统研究的深入进行。其次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进行研究梳理;第三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实证性研究与分析。第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分析的方法论研究与实践。对方法论的关注与研究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与系统化、科学化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岭。第五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重大专题研究,如鉴定、评估与定价机制等的研究。六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相关课题的前瞻性研究与探讨分析。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的新架构,对进一步开启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化发展,科学有序化的推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面对的挑战与发展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平台,这是我们可以登高望远的阶梯,也是新架构进行构建的支点。

今天来看,面对汹涌的市场,我们在强化市场研究其他方面的同时,更应关注与深化中国艺术品市场方法论的研究,这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障碍,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学科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建立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化的工作才能不断前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才更具针对性与前瞻性。只有建构起了相应的系统化的科学的方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才能更好地走向更公开、更公正、更公平的信息传播与建立规范有效的秩序。否则,落后而又混乱的方法论,只能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市场更加无序与混乱。

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方法论,目前来看,无非有三个途径:一是移植;二是综合;三是在实践中有新的理论与方法产生。目前概括地讲,移植还是一个大的趋势,但在移植前,需注意的是条件与假设,要搞清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性。可以讲,我们一直鼓励探索与实验,更不怕失败,重要的是在不同时间与节点上,更应关注我们实验与探索的应用范围。

总之,中国艺术品市场方法论的研究与构建,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实,夯实研究的基础,脚踏实地去探寻。

关键字:艺术品市场,方法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