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模糊的照片画下
来另一方面,则是格哈特.里希特最激动人心的具象油画作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没有间断过具象绘画。1964年和1965年的几幅作品,是最典型的“照片绘画”,在名为《阿尔法.罗米欧》的作品中,画家所选取的内容,更像是来自画刊剪报的背面——有一半的画面内容都是画刊中的印刷文字,而另一半则是阿尔法.罗米欧汽车的照片,不过那张照片上只有汽车的尾部,以及看台上模糊的人影。在《母牛》中,画家干脆画了杂志广告中的母牛的半个身子。这种对广告和画报的“戏仿”,使里希特的一些作品不免带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
在里希特的画作中,照片通常是曝光过度、对焦不准、模模糊糊的,却往往带有不可抗拒的魔力。他自己也曾说过,他没有耐心花一年时间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模糊的图像,则可以使作品产生某种共性。他的很多画都选取了黑白照片作为素材,因为“黑白照片要比彩色照片更强烈地诉诸于人”,那种“倏忽即逝的镜头感”,使人联想到“死亡”。在他1965年所画的《带孩子的妇女》中,母亲跪坐在沙滩上(她的脚部和身后的沙滩因为光线太强,有些曝光过度了),显然是为了拍照,把正坐在一旁的男孩抱到怀里,她搂着男孩的肚子,让他面向镜头;孩子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镜头前,他还在吮手指。但是当这样一幅摄影作品被画成油画后,却变得非常打动人,这打动人的力量不仅来自于绘画的技巧,也来自于画家对于素材的选择。敏感的观者在这幅作品前会产生一种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疏离感。另一组由4幅肖像构成的组画《贝克一家》,同样对焦模糊的黑白油画中,分别是身着晚礼服的贝克先生和太太,以及他们的一对弱小的儿女。作为成年人的夫妇带着社交场合里应有的明媚微笑,而他们的孩子则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样,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阴郁。4幅简单的肖像画,足以代表人类的某种面貌。此外,画家又用白色油彩在画面上点满了仿佛随意涂抹的斑点。这似乎是他的惯用手法。1963年创作的另一幅风格迥异的作品《新天鹅堡》,在那焕发着宝石般色彩的画面上,画家同样故意留下几道仿佛是不小心滴在画布上的白色颜料。
失败的取景</STRONG>
里希特的风景画作品中,往往采取一种“失败的取景”的偏离效果。如2004年的《林中之屋》,房屋仅仅出现在画面的右角,却给人以眷恋之感。1972年接受采访时,里希特曾说,那些杂志上的风景插图令他着迷,“它们很平和,我一定要把它们画下来,这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事实的确如此,里希特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一些风景画,即使凑近看,也很难看出画笔的痕迹,景物交接的边缘,甚至云影的细微变幻,都仿佛印刷品一样平滑。能做到这一点,是缘于里希特在绘画技术上的“小窍门”。他在尚未变干的油画上,用很宽的干刷反复刷动,以获得印刷品那样的模糊效果。在《被强占的房屋》中,这种技巧使画面达到了某种介于真幻之间的奇妙境地。画面中那白色建筑的黑洞洞的窗口、花丛、树影,还有融化在树影背后的建筑、烟囱,都足以使观者在这幅作品前驻足良久——并不是每个人都曾在那样的“德国风景”里生活过,但是那种模糊的树影,以及对往昔生活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却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格哈特.里希特用作品充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观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浮世绘画家”。看完里希特的画展,会使人更加“蔑视”国内的“当代美术”。你很容易联想到一些采用“照片绘画”方式作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诚然,他们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内容,这使他们的作品另有其生命力,但他们也的确照搬了里希特的艺术形式。而在艺术的王国里,形式有时比内容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