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市场来说,周期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中国艺术市场自然也脱离不了这个过程。在我们为画廊行业的数量扩大化、质量专业化和品质国际化而欢呼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感觉到整体经济状况和过度发展所带来的危机:首先,汹涌而来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而艺术市场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冲击;其次,原本白手起家,又遇拔苗助长,中国画廊业犹如一个成长过快而骨质疏松的孩子,各种不完善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后果开始浮出水面;再次,艺术市场全球化,更多海外顶级画廊给中国带来新规则和商机同时也必然会引起竞争和资源争夺……当然还有一些长期潜伏的问题也终将暴露出来:投资为目的的短线收藏增多、艺术家代理制度的不完善、一线艺术家是否需要转型、年轻艺术家创作和市场表现下滑,画廊聚居区地价与房租的上涨、画廊经营成本的增加……这些成为现今画廊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期专题,我们对一些长期战斗在画廊工作第一线的业内人士进行专访。这些被调查人士所经营的画廊涵盖了行业中不同类型,有从90年代初就进入行业内的资深画廊,也有刚刚展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有以学术项目和策展为重的混合型空间,也有注重销售推广为主的纯商业画廊;有代理老牌知名艺术家为主的老字号画廊,也有以发掘年轻艺术家为己任的新品牌空间;有向国际市场伸展触角的经纪人买办型机构,也有立足本土发展国内市场的民族企业……通过他们的见解和策略,我们希望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当下的画廊危机说法,又是如何充分调动画廊的自身优势,来抗击所面临的困境,借此给更多在业内鏖战坚守阵地的同行和信心十足即将冲入市场的新手以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艺术市场本身就是依靠信心共建而生存的体系,只要具备充分的自信、全面的知识、足够的危机意识和合理系统的战斗方式,甚至危机并不存在。
当代意义上的画廊,脱胎于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沙龙体制。在此基础上,当代的专业画廊大多依托于当代艺术无限拓展的前卫性,而从容扮演着新时尚、新流行的“发起人”的角色;同时它也试图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性行为,担负起将“圈子内”的价值认定逐步推广至社会性价值认同的责任,因此一个当代意义上的成功画廊甚至成为了多种社会角色的“复合体”。
目前,画廊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在艺术市场中被称之为“一级市场”,同时又通过公共收藏体系、私人收藏体系的有效互动,成为了“公”与“私”的领域交叉或利益平衡,即画廊通过对艺术资源的利用活动,建构起“公”、“私”兼顾的共享机制,同时画廊借助市场经济的动力,有效地达成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互动均衡。
第一个阶段是指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传统“画店”式的艺术品销售形式得到恢复,但是由于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或旧有政策条文的禁锢,在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第二个阶段是指整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艺术品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针对民众艺术品消费的画廊画店数量明显增加,而针对国外艺术品消费者的销售单位则因有效地附着在中国旅游业强劲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指整个90年代。这一阶段是中国专业画廊的草创时期。一些画廊逐渐摆脱传统的“画店”或旅游性的“美术品商店”模式,而转入当代性的经营模型。这时已经有北京音乐厅画廊、东方油画艺术厅、艺博画廊、华氏画廊、东海堂、世纪艺苑艺术画廊、世纪翰墨画廊等等各类身份的经营当代艺术作品的画廊,而在上海的香格纳、北京的红门画廊等海外背景的画廊给中国画廊业带来国际画廊的艺术家代理制度和海外操作规则的范本。
第四个阶段,2000年之后,画廊经历了起起落落之后,很多早期创业者被淘汰出局,同时更多更专业的画廊和机构数量增加,而且部分已经进入“赢利时代”。很多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欧美画廊也逐渐涌入。画廊的多元化,体现在经营作品的风格或定位,也涵盖了经营者的背景、操作的手段、公关的策略等诸方面的多元。
第五个阶段,2005年之后,中国艺术市场的起伏跌宕之后,画廊这一产业中最重要的链条进入疯狂增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后在北京成立的画廊数量就占北京现有画廊总数的50%以上,而2007年就有数十家外国画廊落户北京。价格带来的公众对当代艺术的高度关注、众多艺术聚集区和产业园的兴旺、二级市场价格飞涨带来的宣传效应、全球化背景之下海外市场寻找新关注点的需求……这一切将中国的画廊业卷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的潮流。
市场运作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境下,特别是资本的无界和全球流通,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趣味的交融和多元,这些将支撑包括中国艺术品在内的市场需求。建立起一个广泛的相互支撑的国际化营销渠道和网络,通过在一定时期内自由调配供需等方式化解危机是完全可能的。另外,艺术市场的未来固然与市场环节和结构的是否健全及高效有关,与营销和运作智慧和策略有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艺术品的质量,要能提供高品质的货源才能长久支撑市场,避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