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氏作品民间鲜见
北京中嘉国际的梁博经理说,这幅画是如何出宫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几年前,上海一位实业家在福建拍到了此画,就当时的价格而言,就已经是天价了。原来预测该画能拍卖到1.8亿元,但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离预期目标还有点差距。
为什么一个洋画家的中国画,在市场上的价格会这么高?梁博分析说,一是郎世宁的地位特殊,存世作品少;二是郎世宁的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在中国的50年基本在深宫,画品只对皇帝,作品鲜见民间。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画,尤精画马,他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画作精细逼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西洋画师第一人</STRONG>
当然,对艺术品的鉴赏总是见仁见智,也有人对郎世宁的“混血”绘画样式表示不屑。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来处理空间问题,是非艺术化的。中国画中对物的视点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视线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所以画家在同一幅画中能对山水或庭园表现不同的视点与角度。
一般传统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平行线条就是不折不扣地平行下去。郎世宁看来,中国绘画的远近配合观念彻底错误。他向康熙建议设立一所绘画学校,不获采纳。后来他出版了一本《视学》。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先生认为,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可谓中西合璧,实际上主要的画法还是西方的,只是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光线利用上进行了调整。欧洲的肖像画,比如荷兰的伦勃朗,经常将人物置于侧光环境中,人脸就会半明半暗,但这在当时,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认为是“阴阳脸”。郎世宁就借鉴中国人像写真,让人脸尽量接受正面光,避免侧面光,同时在人物的鼻翼两侧、鼻子、脖子下稍稍加重,这样五官就更清晰、立体。
油画在清宫流行</STRONG>
郎世宁历经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皇帝,均受到重用。雍正年间,皇帝大规模地扩建了圆明园。郎世宁有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这座东方名园内,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绘画作品。其中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也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欧洲焦点透视画。雍正皇帝对于这位洋画师的作品十分赞赏,曾经对一幅人物画的图稿做了如下评语:“此样画得好!”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根据雍正皇帝的旨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斑达里沙、八十、孙威凤、王珓等人传授欧洲的油画技艺,从此,纯属欧洲绘画品种的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也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