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传统离中国人到底是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中国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传统?从刚刚结束的「北京文艺论坛」上「传统与文艺」的主题讨论中,或许可以一窥究竟。
「一位女士手拿邀请信穿著盛装旗袍走在酒店里,结果刚进去,一个身著西服的男士就走过来说,赶紧给我倒杯茶,」北大教授张颐武的这段真实经历引起全场哄笑。「事实上,当国人认为旗袍是国服的时候,在中国却被视为酒店服务员的服装。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流失的确很快。」
他认为,中国人开始重视传统一方面源于经济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因为对现代中国历史的焦虑,「在文学或者文化的领域里边,我们焦虑在于所有中国年轻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传统的修养太不够了,我们没有上过私塾,没有经过训练」。
著名文艺批评家谢冕用说不尽的传统、说不尽的折磨、说不尽的沮丧和说不尽的忧思来概括他对当下传统复兴的态度。「中国的传统曾令我们富足,却也同时窒息了我们;而五四运动虽然打破了那些盆盆罐罐,却也打破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例如旧诗;而在传统复兴的当下,我忧思的是不要对传统中那些糟粕、阴暗部分失去警觉」,这位年近八旬的老者言之谆谆。
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郜元宝则表示,国人急于拿五千年传统作为文化名片去跟国际友人交往、来建立我们的核心价值,「所以在文化的宏观的构建中往往有这样的一个倾向:亲近古人,而对于鲁迅以来的人就比较冷淡,这种偏科造成的现象就是漠视甚至否定五四以来的传统,而这是一个危险的倾向。」
研究舞蹈的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许锐说到《云南映象》这个曾经市场上的热点现象时认为,「有些人对原生传统文化带有好奇乃至猎奇心态,另一些人则恰恰是对时尚流行的追逐,而《云南映象》恰恰满足了这两种完全迥异的需求」,但当他去采风时发现,现在这些原生的形式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原生形式了,比如说以前去采风可能这些民间的老艺人会热情的、很纯朴的真的是在一种文化传承的状态当中;但是现在,他们会有一个带头的来跟你商量,队伍拉来了往那儿一坐,一个人多少钱或者这一场多少钱,一手交钱,然后他才会跳给你看。「这个时候再去观测这些原生的歌舞,你会发现它已经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而更多的被一些商业和炒作的,包括旅游,很多复杂成分所包裹。」
面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蜕变,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表达了他的忧虑,「国家目前推出了一批又一批非遗名录,这对保护濒危艺术是好事,但同时要警惕其负面效益:不少活力指数尚可的演艺品类,在列入名录得到保护后,其活力指数反倒越保护越低下,最后还真成了濒危;演艺类的非遗必须要在形态创新中形成活态生存,而不能躺在国家的名录中等靠要。」
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索谦虚表示,从八十年代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推崇借鉴,到九十年代至今天的「国学热」「传统热」的逐步升温,不同时期的种种文化思潮都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建构之中。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无疑是当代学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对传统应抱持「批评、继承、创新、发展」的态度,「只有主动的、自觉的采取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对传统进行审视,这样传统才能变成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自二00五年始,北京市文联已成功举办三届北京文艺论坛,三届论坛分别以「市场经济与文艺」、「传媒与文艺」,「批评与文艺」等社会热点展开深入探讨,并将论文结集出版。本届论坛分为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民间文艺等几大单元,近八十位专家学者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