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草书
书法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当你步入书法之途后,不管得法不得法,你却都会其乐融融地走下去。结果可能有两个或更多,即:一,在自我陶醉的状态下,或使书法庸俗化,神秘化,其乐也无穷;或在永不停步学习、永不满足的状态下,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态度不断追求科学、合理、自然的方法,不断向古人、名人、大师靠齐,最后到达了理想的彼岸,这也是一条成功的求学之路。
书法这门如此深奥的艺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磨练了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都不敢轻言已登堂入室。其难处究竟难在何处?而我认为主要难在抒情达意上。
如果你想学书法,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你对照字帖临摹,也许不出几年就能临个像模像样,被人称赞,自己也获得了怡悦和成就感。如果你学的路子再想宽一点,就在真草隶篆上均下功夫,从字形、结构、笔画、章法等方面都有可能得到大体上的把握,而且你还能得到博学的称赞。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对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表面上的形看似相像或者很像外,其实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能反映你真性情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一个书者能做到抒情达意,反映自己的真性情,应当说是不多的。随心所欲摆弄笔画易,做到抒情达意反映真性情却难。因为能随心所欲摆弄笔画,证明用笔技术已娴熟。抒情达意却是内在的装不出来的东西。而它一定要建立在技术娴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就像一座冰山,虽然看到的是一角,但其基础是相当厚实的。
我搞书法也有相当多年头了,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也真有点像郑板桥诗所说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那种味道。人过不惑还在学,年到五旬还不敢称能。这是一种何等雄伟奇诡的艺术,若非有志或兴趣、爱好、恒心、毅力使然,谁能坚持到如此之长的时间并还在苦苦摸索呢?这既是一种智慧的力量在支撑,也是一种本能的、内在的、引人入胜的、说不清的、溶入血液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支撑。但我认为光有满腔的热情、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不一定就能成就书法事业。关键还要看能不能做到厚积薄发,把学的东西变成表现符号,即能抒情达意地表现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前面我说了,书法既可以朝庸俗、平庸化方向发展,也可以朝艺术、深邃化方向发展,它们之间的差别应当是层次高低的差别,而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高墙。初学书法的人不知什么东西是好的,一不小心学了平庸的东西,也并非就完蛋了。只要他还能继续努力,始终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态度,待其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后,肯定可以抛弃这些庸俗的东西。怕就怕一辈子都执迷不悟,先入为主,那么真的一辈子都跳不出这个圈子,这就麻烦了。即像山谷曾说的那样:“字怕俗,一俗就无药可医。”
我所走的书法的路子,是许多书法志士都曾走过的路子。不一定是一开始就正规临帖,而是受周边人的字的影响爱上书法。有时不断追摹这些人的字,从小圈子到大圈子,当书法水平难于提高时或碰上了什么好人指点后,才会去临摹字帖,于是再去追求新的制高点。能自觉临帖总算是步入了正道了,不是野狐禅了。不过临帖有时也会临死、临俗,这是不得法不到位的结果,亦是俗气的根源。
我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渐入书法堂奥,主要是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及时调整。虽然有时也俗过,但也狂过、放过。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这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攻下书法,我曾早也写、晚也写,一有空就练;为了搞清理论问题,也订了不少书法方面的报刊,并听从了书法大师的箴言,一直不敢忘怀。如从《书法》杂志上曾看到林散之先生说:不管写大字小字,最好是悬腕悬肘写,这几乎成为我的座右铭,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坚持着。这样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凡事不避难,敢于向难度挑战,这样俗气的东西就会少得多。态度端正了,即使一不小心俗气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修正。我的书法水平的提高是相当缓慢的,其中反反复复、进进退退难于尽言。觉得要超过身边的人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走出去参加各种书法培训班,接触了许多当今书坛上重要人物,聆听了他们的讲课,现场观看了他们的用笔和创作,这对掌握书法真谛是相当重要的。使我逐渐理解,笔迹不佳是功夫不到火候所致,功夫难成是方法不得法之表现,方法不对就等于是隔靴搔痒,根本解决不了书法的实质问题。而书法的实质核心问题,就是抒情达意。如果能抒情达意,就能肯定,你对传统谙熟,技术娴熟;能得心应手地表现线条,结构,章法,笔迹就定会生动,格调定会高雅,面目定会更强烈。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抒情达意呢?这是一个非常抽象和难懂的问题。让我打一个浅显的比方吧。如拉二胡,同一首曲子,技术低下者,拉出的是混浊暗涩、节奏不明的噪音;平庸者可能表面上什么都拉出来了,但就是不够生动,听起来如嚼鸡肋平淡无味;但高明者,却能拉得强弱得当,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回肠荡气,让人动真感情,撼人心魄。后者就是能抒情达意,是表达真感情的高手。书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如果每个人都能在书法之外找到一个其他艺术的支撑点,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相信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要彻底理解还需要靠一个悟字。其实艺术就要悟,只要不断领悟,总能悟出一个道理来。
我是如何理解书法的抒情达意的呢?在这方面有许多老师都有精彩的阐述。我的理解是,要在各种运笔动作高度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这一点,即临摹相当到位执运笔也相当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的东西。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即孙过庭说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当你达到这个境界时,其他经典的碑帖,你并不会一写就模仿它,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更多的是通过临帖,弥补一些不足,写自己的风格了。因为你可抒情达意了,对许多庸俗的字就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对今古名人的字也可评头论足、直抒胸意。这里关键是已有了批评的本钱,有了对点画线条高度的把握能力,有力能扛鼎的笔力以及较强的鉴赏力,方能做到如此的狂放。其实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光能做到抒情达意还是远远不够的,即所谓,少年比才气,中年比实力,晚年比修养。一个修养,够我们忙乎一辈子了。
故抒情达意是书法创作成败的关键,是相当重要的。之所以我们一些字写得不生动、平庸、甚至呆板,主要是技术不到位,不能抒发正常的情感,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力度、结构、韵味等等,这怎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来呢?如果你能很好地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元素,拉出有力的线条,能收放有度,擒纵自如,气吞山河,笑傲群雄,抒发真情实感,没有理由作品品位会不高、格调不雅、气韵不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