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近影
栏掩映出的小园儿,慵懒地攀爬着一些泛黄的枝条,顺着园中小径,来到廊檐下,推开朱漆的木门,厅堂之后,现出奇石、细水、游鱼,忙缩回来,怕惊了这份雅致。
北京大学燕南园56号,饮誉世界的理论物理流体力学家周培源先生曾居于此,而今,此处则是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接过主人叶朗先生的名片,众多的头衔中,他说,自己还是最珍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这两个称谓,因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想做的事——寻找美、推广美。 >
“接着讲”的意象之美
烂柯山、三桥街、浮石潭,家乡衢州的风物是摇曳在叶朗心中一个遥远的梦。
1955年,叶朗毕业于衢州一中,同年考上北京大学,由于自己文科和理科都比较好,选报的时候就按照“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的逻辑学了哲学。走上美学之路还是得益于上世纪50年代的那场关于美的本质的大讨论,对老一辈学者的全盘否定,形成了对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文革”10年,美学研究的停滞,这一切引起叶朗深刻的反思。
上世纪80年代,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美学研究之路该怎么走?叶朗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冯友兰先生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冯先生叫做“接着讲”。例如,康德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朱熹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
叶朗觉着,美学也应该是“接着讲”。从先秦诸子到历代诗话、词话、画论、书法、乐论;从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到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从柳宗元到王夫之、石涛等,大量的笔记、思考之后,落下的是“老子的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这行字,一部叫做《中国美学史大纲》书稿渐渐成形,《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胸中之竹》,不但接着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讲下去了,叶朗还拓展了以“意象”理论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对中国美学界、艺术学界和文学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笔耕不辍之外,他还在学界呼吁对老一辈学者的重新认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倡要细读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著作,自己也身体力行,目前正在写一本细读基础上的关于美学基本理论的书,题为《美在意象》,这是他30年美学研究的结晶,今年可望出版。
弘扬北大的美育传统</STRONG>
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创办“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徐悲鸿、陈师曾、萧友梅、刘天华、胡佩衡、陈半丁等一批著名艺术家穿梭于燕园,构建起了北大的美育传统;百年后,美育仍是北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这个传统的推动,叶朗功不可没。
上世纪90年代,北大建立艺术学系,希望借助北大丰厚的人文底蕴,改变某些单位将艺术技术化的倾向,他常常跟学生讲,一个优秀的艺术人才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提供给养,既要呈现美感又要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
古代许多大艺术家年轻时都有“壮游”的习惯,游历山川,不仅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人的胸襟。王夫之讲有的人整天只想到柴米油盐,“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视如盲,虽觉如梦,虽行动其四体而心不灵”,就是缺乏审美教育。
在叶朗看来,现在的艺术教育缺乏的正是古人这种文化的滋养、胸怀的培育,大学里的美育不应该只是一门课,而应该是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环境,他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与物理学家甘子钊院士共同发起了“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吸引了物理学家李政道、台湾作家白先勇、青年钢琴家郎朗等名流的参与,通过组织各种大型的演出活动,把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高雅艺术引进北大校园,囊括了传统戏曲、古典音乐、现代舞蹈、原生态表演、先锋话剧、音乐剧、芭蕾舞等多种类型。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三次巡演反响异常热烈,以至于当时北大流传着一个说法:校园里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牡丹亭》的,一种是没看过的。大型原生态音乐会《云岭天籁》、新派粤剧《花月影》、唯美音乐剧《草房子》等20多场大型演出都曾走进北大。
探索文化产业之美
没有囿于校园,并未只专注于学术,叶朗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在市场与精神层面的碰撞中,探索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0多年前,北大建立艺术学系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1999年,北大成立文化产业研究所,每年一届新年论坛,每年一本《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并从2007年开始出版刊物《北大文化产业》,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班,与省市地方政府合作,协助他们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调研和制定发展规划……
叶朗常说,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一座尚待开发的“钻石矿”,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审美经济。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主题公园、快餐文化向全世界大规模输出,让他深深思索着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向世界呈现其审美的特质。
在现实中,一方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愈加关注,一方面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陌生,一些人的认识还停留在17、18世纪传教士介绍的水平上,在工作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写一本精致的介绍中国文化读本的必要性。
在中国哲学和山水花鸟画中感受中国人对生命的爱;在盛唐长安“胡服”盛行以及20世纪初老上海对西方时尚的追求中体味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热情与包容;在王羲之的书法、李白的诗歌、纯净的瓷器文明中,感受中国艺术的灵动;在弹琴、下棋、饮酒、品茶的诗意中深味中国人对审美人生的追寻……
2008年6月由叶朗和朱良志共同完成的《中国文化读本》正式出版,英文、韩文版本出版后,法、德、西班牙等译本的翻译也正在进行,叶朗觉得,对美的追求是不分国界的,中华文化中有很多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寻美便是其中之一。
用自己的学养照亮中国文化本来的面貌,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文化中的精粹,叶朗说,这是他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