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化大潮的涌动中,作为文化重要构成的文学和艺术也不甘落后,开始彰显曾遭压抑或轻视的经济属性与生产特性,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美好前景中,文学艺术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走向?其产业链条上的各个要素居于何种位置?袁勇麟教授的《文学艺术产业——趋势与前瞻》一书通过理论剖析与行业探究,从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视野描绘了我国文学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前景。
本书具有完备的理论框架与宽阔的理论视野。从框架上看,全书七章可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语境分析、文学产业化、艺术产业化、问题与发展。结构完整而系统,既把文学艺术产业置于世界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观照,又微观解读文学艺术各类型范畴内的产业发展。作者在探讨文化的两个重要节点——文学、艺术的产业化时,并未遵循通行的著作体例与叙述方式。全书虽不乏宏观性的论述,但作者更多的是选取文学、艺术各自的重要节点,具体、深入解析文学艺术内部各种具体走向,肌理感更强。
如文学与媒介结合之后,有不同的体现形式,本书选取的节点是文学书籍、期刊、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尤其是期刊的分析,作者选取了两个对中国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即明清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两个特殊时期的文学期刊的运作,显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比较意识,同时,也将文学期刊的产业化事实推至历史空间,避免了当前产业研究方面的平面化与当下化。在探讨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摄影文学、手机文学等新媒介与文学结合后的类型时,作者的分析重心又略有不同,但史性意识一以贯之,如分析影视文学的发展历程、影视与文学的互动、网络与网络出版的演进历程、摄影文学先发性的理论探讨等。史性意识的楔入,有利于从流变形态角度把握对象的变化、发展,更有利于从既定事实中梳理对象可能的发展走向,从而为论述奠定坚实基础,可有效避免当前产业研究中过度的定量分析趋势和主观化的描述。
相对从媒介形态切入文学产业化形态,作者选择了从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经营环节切入艺术的产业化形态。如分析舞蹈的产业化实践时,作者对《云南映象》的详尽探讨,很见功力。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除其自身浓郁的民族特点、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审美价值外,还因其特殊的经营方式与机制,盘活了既有民族资源与创意的结合、歌舞表演与民情民俗的融合,激发了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又形成了产业链。针对它的成功,作者总结的两条借鉴之路——以产业化的思路来组织和复活民族舞蹈、以产业化方式进行市场营销,对当下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极具借鉴意义。相对于美术类传统艺术形式,电子游戏是伴随电子技术出现的新形态。作者的分析中强调了将传统艺术精华融入电子游戏,令其由官能满足型的游戏提升为审美性的艺术活动,实可作为当前问题百出的游戏产业的发展指南,值得电子游戏产业链条中的所有参与者思考。因为游戏艺术化是对游戏发展方向的健康引导,有利于电子游戏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给游戏者带来真正的文化享受。游戏“和流行音乐、电视剧、广告等文化现象一样,客观上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背景”,文化要素的强调就更具有了文化传播、代际教育等深层意义。分析工艺产业时,作者又引入了台湾工艺产业发展概况、思路、重点等,为产业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比较思路。因为当前产业研究界普遍的参照对象是产业高度发展的美日韩等。其实,它们与中国产业现状并不具备水平向度上的比较意义,更多的是纵向度的借鉴意义。而台湾和大陆的文化发展水平等更具比较性和对话的可行性。